秦隋国命促,再传已非君。
江充族竟灭,沉冤果何伸。
簸弄(bǒ nòng)的意思:簸扬、摇晃、颠簸
不少(bù shǎo)的意思:不少意味着数量相当大,不少的意思是很多,数量不少。
称臣(chēng ché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向另一个国家或个人表示服从和臣服。
沉冤(chén yuān)的意思:指冤屈深重,不易平息的冤情。
承统(chéng tǒng)的意思:接受和延续前人的传统、事业或职责。
储皇(chǔ huáng)的意思:指储君或太子,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身份尊贵、地位崇高。
得间(dé jiàn)的意思:指得到机会或空闲的时间。
喋血(dié xuè)的意思:指流血事件或战斗过程中的杀戮和残暴。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根本(gēn běn)的意思:完全、彻底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根本、本质或者程度极深。
国命(guó mìng)的意思:国家的命运或国家的命令。
获罪(huò zuì)的意思:指因犯错或犯罪而受到惩罚或受到指责。
禁门(jìn mén)的意思:指禁止进入的门,比喻不容许外人进入或参与。
佞口(nìng kǒu)的意思:指奉承、谄媚的口才。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向使(xiàng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泫然(xuàn r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时,柔和而清澈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眼泪流出来的样子。
元功(yuán gōng)的意思:指功劳或成就的根本或基础。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哀。诗人选取了秦、隋两朝的更迭作为背景,以“秦隋国命促”开篇,点明了这两朝国祚短暂的特点。接着,“再传已非君”一句,暗示了政权更替之迅速,王朝兴衰之无常。
“储皇值根本,簸弄由他人”描绘了太子(储君)本应是国家未来的根基,却因权谋者的操纵而失去了应有的地位,暗含对权力斗争中牺牲者的同情。诗人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两朝的君主能够坚守本心,不被小人左右,那么他们或许能像汉唐一样,成为其他朝代的臣服者。
然而,“如何望思台,泫然泪沾巾”一句,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慨。望思台,本是古代帝王思念先祖或反思过错的地方,此处用来象征对历史教训的追忆与哀悼。诗人以泪沾巾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反思。
最后,“江充族竟灭,沉冤果何伸”和“秦王亟承统,喋血至禁门。获罪不少贷,元功宁足论”两组对比,分别提到了江充事件和秦始皇的悲剧,前者是冤屈最终得以昭雪的例外,后者则是权力斗争导致的无辜牺牲。这两句不仅深化了对权力斗争后果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公正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人性、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