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三》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三》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秋气如此归期寂寥

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

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中(àn zhōng)的意思:暗中指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动或活动。

豆苗(dòu miáo)的意思:指刚出土的豆苗,比喻刚开始发展的事物。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觅食(mì shí)的意思:寻找食物

农圃(nóng pǔ)的意思:农田;农庄。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乡泪(xiāng lèi)的意思:乡愁的眼泪。

足茧(zú jiǎn)的意思:足部因摩擦或压力过大而形成的厚实的皮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景色时的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慨。首句“秋气已如此,归期竟寂寥”直接点明了季节与情感的关联,秋风萧瑟,引发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但归期未定,内心充满了寂寥与无奈。接下来,“国觞何处酹,乡泪暗中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是通过祭奠的方式寄托哀思,还是在暗自流泪中寻求慰藉。

“觅食艰梁稻,看人揠豆苗”则转向了对生活现状的描述,通过“觅食”的艰难和“豆苗”的生长,反映了生活的不易与希望并存的景象。这里既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蕴含着对他人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最后,“荒山愁足茧,农圃坐相邀”两句将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荒山上的茧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束缚,而“农圃坐相邀”则可能暗示着与同乡的相聚,虽然生活困苦,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共处,为这份寂寥与愁绪带来了一丝暖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清代文人在异乡漂泊时复杂的心境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溯持节自三江三晋两粤两湖,正当时事多艰,惟公弭患无形,功在方州,计关大局;

合一身为名相名儒先知先觉,太息斯文将丧,吾辈隐忧日亟,上哀国命,下哭师门。

(0)

平山堂题襟馆

当年多士登楼,追陪雅集,溯渔洋修禊,宾谷题襟,招来济济英髦,翰墨壮江山之色,繄玉钩芳草,绿蘸歌衫,金带名花,香霏砚席,扬华摛藻,至今传宏奖风流,贤使君提唱骚坛,谁堪梅阁联诗,芜城续赋;

此日有人骑鹤,烂漫燕游,怅文选楼空,蕃厘观屺,阅尽茫茫浩劫,园林剩瓦砾之场,祗桥畔吹箫,二分月古,湾头打桨,十里春深,补柳栽桑,渐次庆升平景象,大都会搜寻胜概,我欲雷塘泛酒,蜀井评泉。

(0)

挽高凤歧联

便司献替,遽以毛鸷为能,公等休矣,岂有鸩人羊叔子;

直到弥留,犹祝中兴不远,天乎鉴此,可怜忧国贾长沙。

(0)

贵阳翠微阁联

蛮花贡媚,瘴雨流甘,自西林相国,重辟天荒,十八洞武功,前无往古;

佛阁吟秋,僧桥眺夕,有北江先生,提倡风雅,二百年文教,未坠于今。

(0)

朱文公祠联

由孔孟而来,二千年卫道传经,独振斯文统绪;

当光宁之世,五十日格非陈善,允宜此地烝尝。

(0)

温处道署园联

妙作画图看,五色目迷高铁岭;

恩叨江海住,三年心醉白香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