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中 寄 崔 道 士 唐 /姚 合 贫 居 雀 喧 噪 ,况 乃 静 巷 陌 。夜 眠 睡 不 成 ,空 庭 闻 露 滴 。旁 有 一 杯 酒 ,欢 然 如 对 客 。月 光 久 逾 明 ,照 得 笔 墨 白 。平 生 志 舒 豁 ,难 可 似 兹 夕 。四 肢 得 自 便 ,虽 劳 不 为 役 。故 人 山 中 住 ,善 治 活 身 策 。五 谷 口 不 尝 ,比 僧 更 闲 寂 。我 今 暂 得 安 ,自 谓 脱 幽 戚 。君 身 长 逍 遥 ,日 月 争 老 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杯酒(bēi jiǔ)的意思:指一杯酒,表示祝福或感慨之情。
笔墨(bǐ mò)的意思:指文章、书画等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不尝(bù cháng)的意思:不尝意味着不经历、不尝试,表示对某种经验或感受的缺乏,也可指缺乏对某种事物的了解或经验。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欢然(huān rán)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欢喜的样子。
活身(huó shēn)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保持灵活机智,活下来。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眠睡(mián shuì)的意思:熟睡、沉睡
墨白(mò bái)的意思:指墨黑与白纸,形容文字或文章极其精妙、优美。
贫居(pín jū)的意思:生活贫困,居住简陋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然如(rán rú)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情况如同所描述的一样。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善治(shàn zhì)的意思:善于治理、善于管理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舒豁(shū huō)的意思:形容心情宽畅、痛快淋漓。
四肢(sì zhī)的意思:指人的手和脚,也泛指人的身体。
五谷(wǔ gǔ)的意思:五种主要的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和豆类。
闲寂(xián jì)的意思:指清闲寂静,没有喧嚣和繁忙。
巷陌(xiàng mò)的意思:指街巷、市场。形容繁忙、热闹的街道或市场。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喧噪(xuān zào)的意思:指嘈杂喧闹,声音大而杂乱。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照得(zhào de)的意思:照顾得当,照料得好。
自便(zì biàn)的意思:自由行动,随意处理。
- 注释
- 贫居:贫困的生活。
雀喧噪:鸟儿嘈杂。
静巷陌:僻静小巷。
夜眠:夜晚入睡。
空庭:空荡荡的庭院。
闻露滴:听见露水滴落声。
欢然:愉快的样子。
对客:仿佛面对客人。
月光久逾明:月光越来越亮。
志舒豁:心志舒畅开阔。
兹夕:这个夜晚。
四肢得自便:身体自由自在。
善治活身策:擅长养生的方法。
五谷口不尝:不吃五谷杂粮。
幽戚:忧愁。
长逍遥:长久地自在。
日月争老得:岁月无法让你衰老。
- 翻译
- 贫困的生活里鸟儿嘈杂,更何况身处僻静小巷。
夜晚难以入睡,只能听见庭院露水滴落的声音。
床边放着一杯酒,仿佛在与客人共饮。
月光越来越明亮,照亮了书桌和笔墨。
一生的心愿在此刻舒展,如此夜晚实属罕见。
身体虽然劳累,但心灵自由,不受束缚。
朋友住在山中,懂得养生之道。
他从不吃五谷杂粮,生活比僧侣还要清闲。
我如今暂时安定,感觉自己已摆脱忧愁。
而你长久地自在,岁月似乎也无法让你衰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内心平和的生活状态。开篇即以“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尽管外界嘈杂,但诗人的内心却异常宁静。夜晚难眠,听着空庭中露水滴答,感到一种孤独与寂寞,而“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则显示了诗人在这种孤独中也能找到一份自得其乐。
“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月光皎洁,仿佛能够洗涤一切尘世杂念。接着,“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表达了诗人对此刻生活状态的满足与珍惜,认为这是难得的安宁时刻。
“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活自由自在,不受外界束缚。诗人提到“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可能是指自己或朋友选择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以此来保护内心的宁静。
“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则表明这种生活状态超越了世俗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更加出世的平和。最后,“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诗人感叹自己能够暂时获得内心的平静,对未来持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宁静的一种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