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枝摇月碎,帆影受风斜。
近渚惊閒鹭,荒陂闹晚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归舟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归途中的景色一一展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十里烟波远”,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辽阔的水面上,烟雾与波浪交织的景象,展现出旅途的遥远与广阔。接着,“归来已暮霞”一句,巧妙地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天边,渲染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彩,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静谧。
“橹枝摇月碎,帆影受风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舟行水面的动态美。船桨轻轻划破水面,激起的涟漪仿佛是月光下的碎玉,闪烁着点点光芒。而帆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也随着风的方向倾斜,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和谐与平衡。
“近渚惊闲鹭,荒陂闹晚蛙”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靠近岸边的地方,惊起了一群悠闲的白鹭,它们或飞或停,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泼。而在远处的荒芜池塘里,却传来阵阵蛙鸣,热闹非凡,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景象。
最后,“泛舟偕二客,游兴此时赊”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泛舟游湖的乐趣。在这样的美景中,与好友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无疑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里的“游兴”不仅指游玩的兴趣,更蕴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舟途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读来令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而美丽的湖面上,感受着那份悠然自得的时光。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
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
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
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
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
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
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
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
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
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
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
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
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
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
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清·张晋】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167c6e217a04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