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眠》
《午眠》全文
清 / 陈以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五尺湘帘卷未齐,抛书人倦日初西。

朦胧正作思乡梦何处流莺不住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五尺(wǔ chǐ)的意思:指身材高大,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湘帘(xiāng lián)的意思:湘帘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女子。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娇美动人。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鉴赏

这首《午眠》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午后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午后的慵懒与思绪飘渺的状态。

首句“五尺湘帘卷未齐”,以“五尺湘帘”这一意象开篇,既点明了环境的幽静,又暗示了主人公所处的空间之大,湘帘半卷,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慵懒与闲适。这里的“未齐”二字,不仅描绘了帘子卷起不完全的状态,也暗含着一种不经意的美感和生活的随意性。

次句“抛书人倦日初西”,紧承上句,通过“抛书”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因疲倦而放下手中的书籍,展现出午后的慵懒状态。同时,“日初西”三字巧妙地点出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主人公在宁静的午后享受着难得的休息时光。

第三句“朦胧正作思乡梦”,将画面进一步深化,通过“思乡梦”的描述,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在午后的宁静中,主人公的思绪开始漫游,勾起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最后一句“何处流莺不住啼”,以“流莺不住啼”这一生动的场景收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动态感,还通过“何处”二字,引人遐想,仿佛那啼声来自遥远的地方,与主人公的思绪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整体而言,《午眠》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午后时光中的慵懒、思绪与情感的交织,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成功地捕捉了生活中的片刻美好与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陈以豫
朝代:清

字立夫,附贡生,以府经历分发河南,由河工保升知县,署彰德府通判。著有听雨轩诗稿。年未五十卒。
猜你喜欢

志赞羲养鱼图

寂寂瀛台晚日阴,承平贵戚画堂深。

埋盆作沼何言窄,中有江湖脱网心。

(0)

呈李星野夫子

粉坊直宣南,树色映爽馆。

弟鲁兄且愚,师严徒犹懒。

隐桓忆口授,执卷老每泫。

功名负所望,气节空自赧。

(0)

思小乙

挟册频年似我长,论昏未就意几忘。

病中泪尽言难晓,身后房空事可伤。

丛稿悲凉留宿业,遗姿抑郁对回肠。

层楼向曙看渠去,却剩危梯望杳茫。

(0)

寿韬庵太保七十

馀生海角望中兴,帝座扶持赖有人。

德望卅年来畎亩,艰危孤立此君臣。

清吟谢客应争席,细楷涪翁愈逼真。

自是天公眷忠义,依然相敬见如宾。

(0)

杂诗·其五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

社公忽关白,灵真当涖斯。

须臾称洞宾,字如风雨驰。

笛声吹江城,一字已小奇。

泪尽为苍生,六言次犹疑。

坤乾妙用韵,咨嗟还涕洟。

将亡听于神,我意不欲为。

哦诗三太息,回仙良吾师。

(0)

题沈友卿太史湖山介寿图

人生惟事亲,乱世足自免。

生我复庇我,始识爱日暖。

世人初弗慕,籍口扬与显。

宦游孰念归,虽在不愁远。

匪孝欲何移,作忠说尤诞。

浇风既如此,贤者乃愈罕。

我读友卿诗,恻恻颂圣善。

又观介寿记,至乐殆忘返。

湖光助承欢,山色来慰眼。

谁家母与子,济胜自成伴。

旁人为感动,羡极当屡泫。

我生抱终天,愧恨视此卷。

犹馀性中语,愿子亲益健。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