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槎牙(chá yá)的意思:指牙齿之间互相咬合、磨擦的声音。
渡口(dù kǒu)的意思:渡口是指过河的地方,也可以比喻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的关键节点。
角槎(jiǎo chá)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形象特点或特征。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扬舲(y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 鉴赏
这首诗《寄峡石老人》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白沙渡口见须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渡口景象,一位长者(须眉)在白沙之上,似乎正等待着什么,或是与过往的旅人交流。这里的“须眉”不仅指老人的外貌特征,也暗含了智慧与经验的象征。
次句“袖角槎牙出好诗”,形象地展示了老人的才华与风趣。袖角的“槎牙”(不平直的样子)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巧妙地形容了老人创作时的投入与独特风格,仿佛袖中流淌出的诗句如同泉水般清澈而富有韵律。
后两句“愿得扬舲秋水去,共看明月堕琉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在秋天的江水上乘船远行,与老人一同欣赏那如琉璃般清澈的月亮坠落的情景。这里,“扬舲”意味着乘船远航,象征着追求自由与远方的梦想;“明月堕琉璃”则以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水面,宛如琉璃般晶莹剔透的画面,既美丽又神秘,充满了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老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理想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