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沈 助 教 同 宿 湓 口 夜 别 诗 南 北 朝 /何 逊 我 为 浔 阳 客 。戒 旦 乃 西 游 。君 随 春 水 驶 。鸡 鸣 亦 动 舟 。共 泛 湓 之 浦 。旅 泊 次 城 楼 。华 烛 已 消 半 。更 人 数 唱 筹 。行 人 从 此 别 。去 去 不 淹 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唱筹(chàng chóu)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伪装或表演。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更人(gēng rén)的意思:更人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更加亲近人民,更加关心人民的生活”。
华烛(huá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光明耀眼,犹如烛光般华丽辉煌。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戒旦(jiè dàn)的意思:指戒除早晨的欲望,形容能够自律,克制自己的欲望。
旅泊(lǚ bó)的意思:指旅途中的暂时停留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人数(rén shù)的意思:形容人群众多,数量庞大。
人从(rén cóng)的意思:指人们跟随他人行动,没有独立的主见。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随遇而安。诗人自称为浔阳的客人,清晨便启程向西行进。这里的“戒旦乃西游”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渴望和准备。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这两句通过对比春水的迅疾与鸡鸣声中带有的急迫感,传递出一种自然界中的活力与紧迫感。春水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而鸡鸣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紧迫。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诗人与友人共同在湓口(即湓水之滨)泛舟,夜宿于城楼。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诗中的“华烛”指的是蜡烛,“更人数唱筌”则是说夜深人静之际,有人开始计算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这里通过对蜡烛和计时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时间在流逝中的氛围。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诗尾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行人在此别过之后,一去不再回头,显得既急促又决绝。这也许暗示着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别之际复杂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旅行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仙游寺望月生峰
公门身入洞门行,出阱离笼似有情。
僧语夜凉云树黑,月生峰上月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