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蜀公挽词三首·其三》
《范蜀公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剑外东来日,城西却住年。

高斋寓宿旅食萧然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来日(lái rì)的意思:将来的某一天,未来的日子

旅食(lǚ shí)的意思:指在旅途中吃饭,也泛指旅途中的食宿。

投石(tóu shí)的意思:指用小石头攻击大敌人,比喻用微不足道的力量攻击强大的敌人。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涌泉(yǒng quán)的意思:形容喜悦、兴奋之情绪如泉水涌出。

寓宿(yù sù)的意思:指寄居、暂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为范蜀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描绘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剑外东来日”,以“剑外”点明地点,暗示逝者生前的活动范围或与诗人相遇的地点,而“东来日”则赋予时间以动态感,仿佛逝者从东方而来,充满了怀念与追思。

“城西却住年”一句,转折中蕴含深意,似乎在说逝者在城西停留了一段时间,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生活轨迹的描述,也暗含着对逝者生命短暂的感慨。

“高斋留寓宿,旅食正萧然”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住宿于高雅的书房,以及旅居生活的孤独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对逝者陪伴自己度过的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语惬闻投石,诗新看涌泉”则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通过“投石”和“涌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逝者言谈之中的智慧与诗歌创作的灵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清樽寄苦泪,一洒叶坟前”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诗人将对逝者的哀思寄托于酒中,以泪洗面,最终将泪水洒在了逝者的墓前,表达了最深切的哀悼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以及对其才华与情感的赞美,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歌。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兀然无事·其九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细极毫末,大无方所。

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0)

郡治楼望黄山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0)

冯元成招饮吴阊新第井游西山

胜游今喜到姑苏,千里相期兴不孤。

双屐时从香径度,短筇还倩白云扶。

空山草没支公寺,落日波生范蠡湖。

此地招欢难别去,夜深犹自听啼乌。

(0)

孤山堡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0)

硖石

硖石分秦险,邮亭日欲低。

未知山近远,已失路东西。

远水看烟起,深林畏鸟啼。

凤城何处是,弥望草萋萋。

(0)

秋夕

梦家家不到,秋半复怀归。

落叶见行马,寒城催捣衣。

鸿飞潞水急,云过楚峰稀。

惟有中秋月,能扬万里辉。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