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全文
- 注释
- 蜀相:指诸葛亮。
犹:仍然。
雄懿:威严卓越。
已王:已经称王。
江东:指东吴。
逮见:经历。
魏先亡:魏国先灭亡。
山阳:刘备的别号。
更在:继后。
三分:三国鼎立。
未用伤:无需感到悲伤。
- 翻译
- 蜀汉丞相诸葛亮仍然威严如昔,他在世时已使东吴先败于魏国。
山阳(指刘备)去世后,东吴又接着衰落,三国鼎立的局面并未因此而改变,无需为此感到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咏史》中的片段。它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蜀汉丞相诸葛亮和东吴的历史比较,表达了对三国时代的独特见解。
首句“蜀相犹雄懿已王”,赞扬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他在蜀汉建立的功绩,暗示他虽未能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但其影响力犹在。次句“江东逮见魏先亡”则指出,东吴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在对抗曹魏时却未能持久,最终先于魏国灭亡。接着,“山阳更在江东后”进一步强调了蜀汉相对于东吴的后续衰落,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变迁。
最后一句“如此三分未用伤”,诗人认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悲壮,但从长远来看,三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的必然,无需过多哀伤。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进程的冷静思考和超脱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史,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补之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一
仙曹无事身得閒,午睡绝恶呼当关。
榻施籧篨独展转,梦觉不离周孔间。
官出砚州初乏砚,过眼罗纹如过电。
半生用一即墨侯,颇欲易之贫不办。
旧闻梦砚湘君祠,乃今神异真类之。
秣陵真儒岂虚授,文字之祥昌不衰。
擘笺亹亹称名笔,正始微言欲俦匹。
终当辞藻瑞朝廷,更请焚膏勤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