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台看烟火即景灯词八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正月十六日皇太后在瀛台观赏烟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首句“谁遣微云点太清”,以问句形式开篇,巧妙地将微云的点缀与天空的纯净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自然又略带神秘的美感。接着,“银蜍为让火蛾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烟火比作明亮的火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烟火绽放时的璀璨夺目,同时也暗示了烟火与月光的和谐共存。
“上元此日有馀乐”一句,点明了时间背景——上元节,表达了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享受节日余乐的喜悦心情。“宣德当年奚比衡”则通过历史的对比,暗指现今的盛况超越了往昔,表达了对当前盛世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烟火晚会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盛世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请乡郡作
本初休车骑,陶令归田园。
憧憧天壤间,何人无一廛。
惟我若断梗,漂流浙江边。
牵丝始立岁,屏处知命年。
虚恬因势使,憔悴仍化迁。
愧无杨仆功,居不外汉关。
又非稚季侠,徒使墙垣穿。
欲收衰病身,迤逦还故山。
风波渺万里,欲去无由缘。
愿窃刺史符,一临江汉壖。
敢同昼绣归,仅比辽鹤翻。
送老得三径,奉亲归九原。
如斯志愿毕,天恩真满泉。
所祈造物心,俯徇人欲偏。
决策在今岁,无令辜愿言。
送赵公望入蜀
异世黄叔度,宗支刘辟疆。
相看不觉厌,此别讵能忘。
四海兵戈满,山川道路长。
去留无上策,分手鬓毛苍。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伞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其三
柳丝摇曳拂堤沙,瑞气中藏上相家。
风动五云迷御俎,香从双阙赐天花。
仙韶合奏尘飞尽,中使宣斟日未斜。
既醉太平谁事业,为倾恩意入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