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
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寒涧(hán jiàn)的意思:形容非常寒冷的河谷或山谷。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金沙(jīn shā)的意思:指黄金般的沙子,比喻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龙宫(lóng gōng)的意思:指奢华、宏伟的宫殿或居所。
鸟道(niǎo dào)的意思:鸟道是指鸟类经常飞过的路径,比喻人们经常走的道路或者常去的地方。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随地(suí dì)的意思:随意地、随处地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补陀山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佛教精神的追求。首联“上人飞锡处,来去即虚空”以“飞锡”这一佛教术语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行脚游历的自由与超脱,暗示其心灵的纯净与空灵。接着,“金沙随地涌,碧海与天通”两句,通过金沙与碧海的意象,展现了补陀山自然景观的瑰丽与壮阔,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与僧人的内心世界相通。
“凭高惟鸟道,直下是龙宫”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险峻与神秘,仿佛只有鸟儿才能飞越的山路,下方则是传说中的龙宫,隐喻着僧人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圣。接下来,“瀑飞寒涧雨,松挟夜涛风”描绘了山中瀑布与松林在风雨中的动态之美,既有自然界的雄浑,又蕴含着禅宗中静观万物、体悟自然的哲理。
“度岭三山鹤,横天万里虹”则以鹤与彩虹为象征,表达了僧人超越世俗、达到心灵升华的境界,如同鹤翔于云霄,彩虹横跨天际,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最后,“望中秋色远,浩气入无穷”以中秋时节的景色作为结语,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的自然之美,更寓意着僧人的心境达到了一种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浩然之气充盈于无尽的空间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补陀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佛教文化中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