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渚眠鸥起,花泥宿燕啾。
地偏谁载酒,人远独登楼。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孤独旅行者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联“潇潇囱外雨,寂寂客中秋。”以“潇潇”形容雨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寂寂”则直接点出了客居他乡的孤独感,中秋佳节的背景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
颔联“芹渚眠鸥起,花泥宿燕啾。”通过鸥鸟和燕子的活动,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鸥鸟从水中起飞,燕子在花泥上啾啾,这些生动的画面与前两句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颈联“地偏谁载酒,人远独登楼。”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无人相伴的孤独。他独自登楼,借酒浇愁,但即使如此,愁绪依旧难以排遣,凸显了内心的苦闷。
尾联“日落诸山暮,能无动旅愁。”以夕阳西下,群山笼罩在暮色中的景象收尾,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忧愁的情绪。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这不仅是自然时间的变化,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行者在异乡秋雨中的孤独与愁绪,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霜天警夜鸿,道远有遗音。
迢迢江水深,不隔离人心。
我有同门友,抗志发高吟。
晨夜惇古欢,寄托良亦深。
岁阑将告归,恻怆不自禁。
贻我一篇诗,飒然披素襟。
感此拳拳意,薄德难为任。
愿借西北风,报以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