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
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
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
这首诗描绘了高柳上蝉鸣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蝉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以及其鸣叫所引发的自然之音。
首句“园柳吟凉久”,以“吟凉”二字,巧妙地将柳树与凉意联系起来,暗示了夏日渐去,秋天即将来临的季节变化。接着,“嘶蝉应序惊”则进一步点明了蝉鸣与季节的关系,蝉的叫声仿佛是对季节更替的一种回应,给读者以时间流逝的感知。
“露下緌恒湿,风高翅转轻”两句,通过露水和风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微妙的平衡。露水的湿润与风的轻拂,不仅为蝉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蝉的翅膀在风中轻轻转动,既表现了蝉的生命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叶疏飞更迥,秋深响自清”则将视角转向了蝉鸣与季节的关系。随着树叶的稀疏,蝉鸣似乎更加清晰,这不仅是对蝉鸣的赞美,也是对秋天纯净之美的颂扬。最后,“何言枝里翳,遂入蔡琴声”一句,以蔡琴的音乐比喻蝉鸣,表达了蝉鸣如同美妙的音乐,穿越枝叶,直达人心深处,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柳鸣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季节的和谐共存,以及大自然之美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佩兰怨曲,啼竹潸痕,魂断何许。
吊古人来,还是冻云愁聚。
倦雁稀迎前度客,昏鸦冷寄谁家树。
数归程,但梨花梦隔,扣舷空阻。
念几日、湘南留滞,窗暝栖烟,灯暗吹絮。
望眼冥迷,不到夕阳红处。
拂槛徒夸群玉见,推篷忍看飞琼舞。
倚新词,待催将、棹歌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