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渡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在中渡桥畔的十里长堤上,寒冷的蝉鸣已经消失,柳树也显得凋零衰败。
每年春天的塞下之地,春风总是来得迟,又有谁能看见那嫩黄的花朵在春风中绽放呢?
- 注释
- 中渡桥:一座桥梁的名字。
十里堤:长达十里的河堤。
寒蝉:秋天的蝉,因天气转凉而鸣叫。
落尽:全部落下。
柳条衰:柳树叶子枯黄凋零。
年年:每年。
塞下:边塞地区。
春风晚:春天来得晚。
轻黄:浅黄色,形容花朵初开的颜色。
弄色:展示色彩,这里指花朵开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过中渡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中渡桥边的景色,展现了深秋的寂寥与凄清。"中渡桥边十里堤",诗人以十里长堤为背景,展现出宽阔的视野;"寒蝉落尽柳条衰",通过"寒蝉"和"落尽",传达出季节更迭,蝉声消逝,柳叶凋零的萧瑟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年年塞下春风晚",诗人将地点转向边塞,强调这里的春天来得迟,"春风晚"三字寓含了边塞特有的气候特点和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感慨;"谁见轻黄弄色时","轻黄"可能指的是尚未完全转黄的柳叶,"弄色"则描绘了它们在春光中挣扎着展现生机的场景,然而这生机在诗人心中显得孤独而微弱,因为无人欣赏。
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淡淡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草歌
漠漠绵绵几多思,无言领得春风意。
花裁小锦绣晴空,叶抽碧簟铺平地。
含芳吊影争芬敷,绕云恨起山蘼芜。
离人不忍到此处,泪娥滴尽双真珠。
送裴郎中贬吉州
乱军交白刃,一骑出黄尘。
汉节同归阙,江帆共逐臣。
猿愁歧路晚,梅作异方春。
知己酂侯在,应怜脱粟人。
游南园偶见在阴墙下葵因以成咏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
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