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日出入行”为题,由元代诗人林景英所作。诗中以太阳的运行轨迹为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时间的流逝。
“朝出扶桑来,暮入虞渊去。” 开篇即以“扶桑”和“虞渊”这两个神话中的地点,形象地描绘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旅程。扶桑象征着东方的起点,而虞渊则是西方的终点,太阳的这一循环往复,象征着生命的无尽流转。
“何不缓驰驱,百岁一朝暮。” 诗人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太阳不能放慢脚步,让一天的时间变得更长一些?这里暗含了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向往。百岁一朝暮,意味着如果一天只有片刻,那么一百岁的寿命也只是短暂的一瞬,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
整首诗通过太阳的运行来隐喻人生的历程,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太阳的起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渴望延长生命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沉思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秋前三日夜雨
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愁多推不去,头白更忧兵。
次韵端叔题余所藏山谷茶诗尾
翰林门生两苍璧,似是天人人不识。
学得黄初五字诗,不作人间万钱食。
晚向江头看药栏,花前一笑聊开颜。
自言千载司玉局,尚记桥山分省宿。
今朝玉乳打团龙,昨夜新诗刻红烛。
我识风流李元礼,人物流中有泾渭。
平生漫刺不浪持,晚得龙门略相似。
诗成袖手初相羊,便识从来锦作肠。
梦回却诵矞云句,彷佛官焙闻馀香。
从今下客牛马走,问字不妨时载酒。
与松林道人求竹栽
人生殊臭味,不异莸与薰。
岁晚期金兰,矫矫惟此君。
缅怀古招提,脩竹如云屯。
道人淡无与,所居竹为群。
馀阴满窗户,肯惜为我分。
他年蜗牛庐,净几横清芬。
疏疏便可意,霭霭亦足欣。
千亩不足侯,万夫宁是军。
客问有何好,仰屋不必言。
幽径傥可开,迟子日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