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戏赠小男》
《七夕戏赠小男》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稚子听人谈七夕,举头真欲尾星行

催娘案上排生果,替姊笺头录乳名

乱唱仙歌敲竹简,私斟圣水瓷罂

虽然时节儿戏不觉能添老大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瓷罂(cí yīng)的意思:指形状美好的瓷器,比喻美好的容器或容器中的美好事物。

大情(dà qíng)的意思:指深厚的感情、浓烈的情意。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乳名(rǔ míng)的意思:婴儿的别名或昵称

圣水(shèng shuǐ)的意思:指能使人神秘地变得纯洁、神圣的东西。

生果(shēng guǒ)的意思:指成熟的水果,也可用于比喻成熟的事物或成果。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星行(xīng xíng)的意思:指星星在天空中运行、移动的样子。比喻人的行动迅速、灵活,不受拘束。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竹简(zhú jiǎn)的意思:指古代用竹子制作的书写材料,比喻简单而又清晰的文字。

鉴赏

这首《七夕戏赠小男》描绘了一个充满童趣与温情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儿童在传统节日中的欢乐与好奇。

首先,诗中“稚子听人谈七夕,举头真欲尾星行”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孩子对七夕节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孩子听到关于七夕的传说,抬头望向星空,仿佛想要追随牛郎织女的脚步,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憧憬。

接着,“催娘案上排生果,替姊笺头录乳名”描绘了孩子参与家庭庆祝活动的情景。他不仅催促母亲准备果盘,还主动帮助姐姐记录名字,这些细节体现了孩子的积极参与和对家庭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节日仪式的尊重和喜爱。

“乱唱仙歌敲竹简,私斟圣水贮瓷罂”则展示了孩子在节日中的自由与快乐。他随意地吟唱着仙家歌曲,用竹简敲打节奏,甚至偷偷品尝圣水并将其装入瓷瓶,这些行为既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也反映了他们对节日习俗的独特理解和体验。

最后,“虽然时节为儿戏,不觉能添老大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场景的感慨。尽管七夕对于孩子们来说可能只是简单的游戏,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时刻,不经意间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意义和情感的丰富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捕捉了儿童在传统节日中的纯真与喜悦,以及他们在参与家庭活动时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生动地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普通家庭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复以前韵示别

泛鹢兹辰去,前驺几日回。

离觞釂浮蚁,暮角听吹梅。

雪峤初消玉,涛江远震雷。

应多解颐句,归觐锦囊开。

(0)

尝进酒

昔年北苑试龙茶,似陟云霄饮露华。

今日礼曹尝御酒,又疑尘迹到仙家。

自知衮衮官身幸,莫向区区俚耳誇。

此段出于尸禄外,支离形体更何加。

(0)

邓左丞开府挽词

术学材猷间世资,进登丞辖仅踰时。

寿非德称天何吝,命与心违古所悲。

一品衰荣加赠典,九重震悼辍班仪。

灵舆还葬从先垄,呜咽秋风薤露辞。

(0)

次夕宿省再用前韵呈同舍

凛烈寒威著寝衣,中台独宿夜分时。

郎潜已叹斑冯鬓,幼学空思下董帷。

直舍孤灯生晕浅,禁垣清漏送声迟。

何年追语今宵事,笑向江湖理钓丝。

(0)

又和督决囚

旰食忧民睿思焦,默怀时雪滞层霄。

十行新下宽囚诏,诸道交驰奉使轺。

缧绁稀疏至恩浃,旄倪欢感大钧调。

宣扬德泽惭绵弱,但采尧民击壤谣。

(0)

又和久雨

继月霖霪势不停,淙淙高屋似翻瓴。

气昏亭阁迷仙境,云闇山川掩画屏。

垄麦潜忧化蛾白,溪荷遥想没钱青。

占晴问蔡师前语,罄折恭于奉鼎扃。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