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聚千花薰塔石,曾闻一偈悟神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知(bào zhī)的意思:传递消息,告知他人。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定名(dìng míng)的意思:确定名字;给予称号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刻舟(kè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急需时刻,不惜毁坏某物以求达到目的。
酷似(kù sì)的意思: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原自(yuán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起源于
岳麓(yuè lù)的意思:岳麓是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座山名,也用来比喻人们的志向和抱负。
云旌(yún jīng)的意思:指云彩般飘动的旌旗,比喻威风凛凛的气势或盛况。
真宰(zhēn zǎi)的意思:指担任真正的宰相或首领。
- 鉴赏
这首诗以“咏面壁初祖(其四)”为题,作者为明代的释今无。诗中借用了佛教中的“面壁”典故,表达了对修行者追求真理、静心悟道精神的赞美。
首联“儒林原自逊朱程,真宰何尝有定名”,对比儒家学说与佛家智慧,指出两者虽各有成就,但真正的主宰(即宇宙真理)并非固定于某一家之言,暗示了追求真理的道路是多元且开放的。
颔联“偶聚千花薰塔石,曾闻一偈悟神鹦”,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灵性交融的画面,通过“千花”、“塔石”和“一偈”、“神鹦”的意象,象征着修行者在自然中领悟佛法,如同神鹦般通晓禅机,表达了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以净化的境界。
颈联“每思岳麓终难继,自入熊山不可迎”,借用历史上的岳麓书院与熊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后世难以完全继承前人的智慧与精神,强调了个人修行的重要性。
尾联“酷似报知求剑者,刻舟留画记云旌”,以“报知求剑者”和“刻舟留画”的故事,比喻修行者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不应拘泥于表面形式,而应像“刻舟留画”一样,留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以此激励后来者继续探索,体现了对后世传承者的期许与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修行者追求真理、静心悟道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世传承者的期许与鼓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韩献肃古法书诗帖赞
韩氏之宝轴,文献相续,蔚其盈屋。
曷知夫高贤之何以见取,忠义之孰为并录。
遗篇之若褚若柳,手笔之或顾或陆,想其锦绣在篚,玙璠韫椟,名迹争丽,荣光相属。
既追怀古今之不朽,见嗜好酸咸之可卜。
是故诗者题品之攸寓,赞者歌咏之不足。
即此帖之藏于宝真,殆所谓同工而异曲者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