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路分(lù fēn)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各自分开走自己的路。
落山(luò shā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下来。比喻事物走到了极限,无法再继续发展。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山厨(shān chú)的意思:指在山中或乡村中的小厨房,比喻简陋的厨房或简陋的饭菜。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影殿(yǐng diàn)的意思:指黑暗的地方或藏匿的地方。
- 注释
- 蹊石:溪流中的石头。
蹊:同“溪”,山谷。
烟丛:丛丛烟树。
萧萧:象声词。
这里形容草木摇落声。
出寺:指寺外。
向陵:对着陵墓的地方。
陵:南朝诸帝陵墓。
山厨:山野人家的厨房。
影殿:寺庙道观中供奉佛祖、尊师真影的殿堂。
南朝: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耻:一本作“敢”。
兴废:盛衰,兴亡。
休公:指南朝僧人惠休,后还俗出仕为官。
借指开善寺住持僧。
一本作“渔翁”。
- 翻译
- 飘拂的烟霭下,一条曲折的小道顺着山谷蜿蜒而上,两旁乱石磷石旬,丛林苍苍,山风吹来,落木萧萧。
到寺庙后,长途跋涉后的马儿,得以纵辔歇息,在悠闲地踢着蹄,打着响鼻,不时地仰头长嘶;夕阳染红了远远近近的山岭,觅巢归宿的乌鸦在层林之间飞来飞去,噪声乱成一片。
寺内枯草遍地,乱竹丛生,泉水自落其间,无人汲用,虽时近黄昏,山厨依然冷冷清清;影殿空空,木鱼声绝,殿外不远处,墓塔林立,原来僧人已葬在那里。
虽然再也不见旧时寺宇的风貌,但是记载当年建寺的南朝旧碑依然存在,读读旧碑上镌刻的文字,再对照眼前的情景,开圣寺的兴废变迁已不言而喻,岂敢再去询问休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佛寺的深秋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风格和深邃情感。
“路分溪石夹烟丛”,开篇即以迷离的山谷溪流为画面,用“夹”字生动地形容溪水两旁被浓密的树林所环绕,给人一种幽静神秘之感。接着,“十里萧萧古树风”则将时间和空间的广阔感融入诗中,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远处传来的古老树木在秋风中的呢喃。
“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这里的“出寺”暗示了诗人可能是从一座古庙中走出来的,那匹马在秋天的色彩里嘶叫,显得异常生动,而“向陵鸦乱夕阳中”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了一群乌鸦在暮色渐深时飞扰不息,似乎也在述说着某种历史的沧桑。
诗中的“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空”两句,更是以静谧的意境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孤寂。泉水从竹林间轻轻流过,山中厨房里弥漫着安静的气息;而远处的塔下,僧侣们归于空旷的殿堂,影子随之摇曳,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最后,“犹有南朝旧碑在,耻将兴废问休公”,诗人通过对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石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感慨。这里的“耻”字用得十分含蓄,既有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颓废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精细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沉浸于历史深处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代变迁、文化兴衰的独到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恩封渭南伯唐诗人赵嘏为渭南尉当时谓之赵渭南后来将以予为陆渭南乎戏作长句
老向人间久倦游,君恩乞与渭川秋。
虚名定作陈惊坐,好句真惭赵倚楼。
栈豆十年沾病马,烟波万里著浮鸥。
就封他日轻裘去,应过三峰处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