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茅店(máo diàn)的意思:茅店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比喻简陋的店铺或低劣的条件。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桑乾(sāng qiá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忍受贫困、艰苦的生活。
沙雁(shā yàn)的意思:沙雁是指在沙漠中飞翔的大雁,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水光(shuǐ guāng)的意思:水的光辉,形容水面上的反射光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色彩。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汀沙(tīng shā)的意思:指河流或湖泊边的沙洲,比喻处于危险境地或处境艰难。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斜汉(xié hàn)的意思:指行为不正直、品德有问题的人。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卢沟晓月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时分,卢沟桥畔的壮丽画卷。首句“卢沟杳杳出桑乾,月照河流下石滩”,开篇即展现出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月光洒在蜿蜒的河流上,映照着石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茅店鸡声斜汉曙,汀沙雁叫早霜寒”两句,通过鸡鸣与雁叫,以及晨曦初露、霜寒未消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清冷的清晨世界。
“水光微带山烟白,野色遥连塞草残”则将视线从桥下转向远处,水光与山烟交织,野色与残草相连,展现了广阔而深远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边塞的辽阔与苍凉。最后,“千古长桥枕南北,忆曾题柱倚阑干”两句,将卢沟桥的历史与个人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这座桥梁悠久历史的感慨以及曾经在此留下的回忆,使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
综观全诗,金幼孜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视觉、听觉与情感体验,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卢沟晓月这一独特景象的魅力,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