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杨历岩·其一》
《游杨历岩·其一》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望入函关紫气浮,丹梯斜引翠岩幽

鸣泉不断时雨,荐爽常含六月秋。

闻法鸟归苍壁下,听经龙傍白云留。

银河祇在藤萝外,槎泛犹拟逼斗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傍白(bàng bái)的意思:指旁观者对于某种事物或情况的评论或评价。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丹梯(dān tī)的意思:指困难重重,艰险陡峭的路途。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函关(hán guān)的意思:函关是一个古代词语,指的是以书信往来为主的交往关系。函关也可以表示两个地方或两个团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岩幽(yán yōu)的意思:形容山岩幽静幽深,景色幽美。

银河(yín hé)的意思:指银河系,也指河流水系。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中仙境图景。诗人以“望入函关紫气浮”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中的紫气与现实中的山峦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丹梯斜引翠岩幽”一句,通过“丹梯”和“翠岩”的对比,既展现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又突出了山岩的青翠欲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登山的艰难与美景的诱人。

“鸣泉不断四时雨,荐爽常含六月秋”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泉水和雨水赋予生命,它们仿佛四季不息,为山林带来清凉与滋润,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而“闻法鸟归苍壁下,听经龙傍白云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闻法鸟”和“听经龙”的形象,暗示着这里不仅自然景观迷人,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寄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智慧。

最后,“银河祇在藤萝外,槎泛犹拟逼斗牛”两句,将视野从地面提升至天空,以银河和斗牛星象为背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精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怀石绮园二首·其二

我憾石绮园,轻财如粪土。

千金虽易来,一钱亦足数。

我有白练衫,上书兰亭谱。

剪灯恣夜谈,翻被膏油腐。

绮园绐我方,云曾考之古。

渗以金屑霏,快如披云睹。

漆为蟹壳销,针向磁石取。

物理有同然,何必出撰杜。

余心是其言,攻错借圜府。

初如大冶金,跃跃还起舞。

又如铸莫邪,一鼓复再鼓。

可怜孔方兄,无罪膏吾斧。

讵知堕术中,夫人乃自侮。

吾今索债来,还须言阿堵。

(0)

晤熊岳军尉法麟二首·其一

喜是书生立战功,何须地望素崇隆。

毛锥欲扫千军壁,猿臂能开六石弓。

三楚知心思赠剑,一身是胆识丸熊。

珊鞭得意东归去,好著金貂禦朔风。

(0)

长宁寺迎銮恭纪

糺缦五云红,曈昽映大东。

明昭天日表,肃穆圣神衷。

河岳趋宸跸,旌旗仰下风。

欢声同四野,应彻九重宫。

(0)

过蔚千荷庭饮

子真谷口远离尘,弘景白云只自亲。

岂有湖山同翠水,不劳舟楫问迷津。

一尊风雨时留客,近市烟霞可赠人。

遂使辽东老羁旅,常抛书卷过西邻。

(0)

简余省三

蒯缑结佩践朱门,偃蹇才华讵可论。

吾道自应纨裤贱,穷途谁识缊袍尊。

中宵乡梦吴山远,几载羁愁塞雪昏。

乘此秋风未摇落,扁舟归去问家园。

(0)

重访范兰亭喜晤即同泛舟得天字

片帆曾访暮秋天,采药游踪去未还。

久步园林看竹罢,犹瞻云鹤向河边。

迷茫归棹愁中境,忽谩同舟梦里仙。

已判疏狂留信宿,平分风月入诗篇。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