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坠(bù zhuì)的意思:不倒下,不失败
蟾宫(chán gōng)的意思:指月亮。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呈露(chéng lù)的意思:呈现出来,显露出来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凡花(fán huā)的意思:平凡的花朵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中呈(zhōng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或真相逐渐显露出来。
- 注释
- 婆娑树:形容树木姿态优美,枝叶繁茂。
凡花:指世间普通的花朵。
芗林:可能指香气浓郁的树林,也可能暗指仙境。
蟾宫:月亮上的宫殿,常用来象征仙境。
清如许:形容事物非常清雅。
歌舞:娱乐活动,此处可能指人间的欢宴。
高寒处:指月宫或高洁之地,暗示远离尘世。
- 翻译
- 请问嫦娥,当初是谁种下了婆娑树?它在天空中展现。
它不是凡间的花朵,数量稀少。却钟爱于芗林,仿佛住在月宫一般。如此清雅。
在醉意中欣赏歌舞,我们都在这高洁寒冷的地方共处。
-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点绛唇·其三》中的一段,和向芗林木犀。通过这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之情怀。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两句,以月宫中的嫦娥为话题,提出了一个虚构的问题。这里的“婆娑树”可能指的是月中的一种神奇的植物,或许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物。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也反映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婆娑树”的独特和高洁。它不像普通的花朵随风飘落,而是悬挂在空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诗人表达了对“芗林”的偏爱,这里的“芗林”可能指的是竹林或其他类似的自然景物。通过将其与月宫中的“蟾宫”相比较,诗人暗示自己对于这种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归属感。
“清如许。醉看歌舞。”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清如许”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而“醉看歌舞”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观看世间的繁华,也只是一种超然的欣赏,没有尘世的情感牵扯。
“同在高寒处。”这句强调了诗人与月宫嫦娥共享的孤独与清冷,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和寄托。
总体来说,这段词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夜梦与受之登楼境界超远已觉恍有所得口占纪之
任城腊五夜,雪势浩方永。
拥裘深帷中,照见须眉影。
神马挟冯夷,我驭何不骋。
遂登白玉楼,俯视方壶顶。
秋阳郁平林,下界亦井井。
有美楼居人,含毫发奇颖。
拍肩遂共歌,绮思一时冷。
谈笑闻邻钟,冷然得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