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孤岛暝,花落一船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桐 江 晚 望 宋 /赵 湘 叠 浪 浸 天 青 ,离 愁 望 处 生 。雨 余 孤 岛 螟 ,花 落 一 船 横 。岸 远 红 兰 湿 ,鱼 狂 白 鸟 惊 。无 人 问 行 客 ,山 寺 莫 钟 声 。
- 翻译
- 层层波浪浸润着湛蓝天空,离别的忧愁在遥望中油然而生。
雨后孤岛笼罩在暮色中,花瓣飘落,满船都是。
岸边的红兰被雨水打湿,鱼儿欢跃让白鸟受惊。
无人关心过路的行人,山寺里也听不见钟声。
- 注释
- 叠浪:连续的波浪。
浸天青:波浪漫过天际的蓝色。
离愁:离别之情。
生:产生。
雨馀:雨后。
孤岛:孤立的小岛。
暝:昏暗。
一船横:花瓣堆积如船。
岸远:岸边遥远。
红兰:红色和兰花。
湿:湿润。
鱼狂:鱼儿跳跃。
白鸟惊:惊动了白鸟。
无人:没有人在意。
问:询问。
行客:过路的旅人。
山寺:山中的寺庙。
莫:不要。
钟声:寺庙的钟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湘的《桐江晚望》,描绘了桐江傍晚的景色和诗人的离愁别绪。首句"叠浪浸天青",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江水波光粼粼,仿佛天空倒映在水中,一片青翠之色。"离愁望处生"则直接点明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愁绪。
接下来的两句"雨馀孤岛暝,花落一船横",通过雨后岛屿的昏暗和花瓣随风飘落在船上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岸远红兰湿"进一步描绘了岸边湿润的红兰,增添了色彩和质感,而"鱼狂白鸟惊"则以鱼儿的狂游和白鸟的受惊,侧面表现出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动荡。
最后两句"无人问行客,山寺莫钟声",通过无人关心和山寺的寂静,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桐江晚望时的深深离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流萤篇
熠熠流萤度草堂,耿耿银河秋夜长。
萦回拂栋光难定,窈窕穿花焰更藏。
山人书剑黯生尘,憔悴年来白发新。
枉将艳采投虚寂,却似余辉借比邻。
海萤流萤殊可怜,琉璃甲帐水晶帘。
映看宝靥千金笑,照看蛾眉百倍妍。
合德宫,昭阳殿,天人亲扑桃花扇。
几回邀得九重欢,凤辇淹留传夕箭。
今日胡为溪水头,风篁烟柳共新秋。
不归天上琼楼队,却伴山中病客愁。
沁园春
列鼎雄豪,兔走乌飞,转头悄然。
似电光开夜,云中乍闪,晨霜迎日,草上难坚。
立马文章,题桥名誉,恍惚皆如作梦传。
争如我,效忘机息虑,返朴归原。壶中异景堪怜。
是别有风花雪月天。
玩四时时见,祥云瑞气,三光光罩,玉洞琼筵。
满泛流霞,高吟古调,骨健神清丹自圆。
真堪爱,待功成一举,永镇飞仙。
望雨
狂风吹春无寸雨,天地漫漫尽黄土。
病日韬光赤如血,千花万花愁不语。
耕牛渴死野草枯,农夫悲啼泪如珠。
蚕胎在纸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输。
道旁流民尽游鬼,十日不食一粒米。
唇焦口燥声啾啾,抱瓮沿门求剩水。
孰云绮席罗奇珍,龙涎入鼎烟如云。
笙歌满耳珠翠拥,醉饱那识人间贫。
江北豺虎毒,又见江南狼虎簇。
饥狐日食饿死尸,老乌夜叫逃亡屋。
峨冠腐儒空读书,骑马小儿真苟图。
安得银河倾,泽我枯槁苏,坐令四海常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