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挽即致之,定非栋梁器。
- 翻译
- 一个人的气节实在难以衡量,但从他的出身就能大致看出。
一旦被提拔,他可能无法承担重任,因为他显然不是栋梁之材。
像周文王那样贤明的君主,也不会轻易屈身降格,他在渭水边垂钓度过一生。
- 注释
- 气节:一个人坚守的道德原则和操守。
量:衡量。
出处:出身、来历。
视:看清楚。
一挽:一旦提拔。
致之:达到高位。
定非:必定不是。
栋梁器:能担当重任的人才。
文王:周文王,商朝贤明君主。
亲屈:亲自屈尊。
渔竿:钓鱼,隐居生活。
渭:渭水,古代中国河流。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汪炎昶所作,名为《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六)》。从诗句来看,作者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气节,以及对于出处与品格的自信。
"气节固难量,出处已可视。" 这两句强调了个人品德和气节是难以衡量的,但个人的行为和处世方式却能清晰可见,是一种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一挽即致之,定非栋梁器。" 这里的“挽”意指拉动或激发,表明只要有一点触动,即能够引起深刻的共鸣,这种能力和品质不是平常之人所能达到的,“栋梁器”比喻具有支撑大厦的坚固和力量。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这两句以周文王的高风亮节相比较,说明作者对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有所向往,而“渔竿老于渭”则是用古代隐逸之士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的长久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气节、出处和品格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追求,以及自身品德修养的自信。语言简洁而深刻,意境悠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玉笛声中过三七。
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
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思量无益。
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
齐天乐.题殳积堂“桐阴觅句图”
碧云忽堕中庭影,人间顿消残暑。
淡月初生,凉烟轻抹,才听数声疏雨。花香暗度。
正么凤寻巢,伶俜翠羽。
清露晨流,丰姿濯濯定如许。
苍苔色谁踏破,有个人幽独,仄径微步。
玉宇无尘,银河渐转,多少襄阳诗句。八义俊侣。
乍韵入冰丝,龙唇堪谱。啜茗平台,看吟成漫与。
金缕曲.秋闺.二十三叠前韵
金粟黄如酒。问嫦娥、广寒深处,似人间否。
湿露微侵珠箔冷,檐影直窥星斗。
渐冷信、催来重九。
万户疏砧喧玉杵,有征夫、隔岁交河守。
飞云起、忆陇首。莫令沟水东西走。
还省记、花堆斜髻,橙搓香手。
晓陌霜浓骑马滑,生怕衫罗凉受。
听沙雁、声寒渡口。
素帛难传心事远,谱新词、一阕奴儿丑。
银筝拨、西风牖。
摸鱼子.寄赠史云臣
绕荆溪、数间茅屋,竹山旧日曾住。
吟花课鸟无遗恨,领袖词场南渡。逐电去。
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湖山如故。
又幻出才人,镂冰绘影,抒写断肠句。
鹍弦上,弹入蝶庵金缕。平分髯客旗鼓。
搓酥滴粉方成调,偷换羽声凄楚。推独步。
须信道、秦黄苏陆无今古。江东日暮。
想席帽风欹,春衫酒湿,行过翠藤路。
水龙吟.咏柳絮,用坡公杨花韵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