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理 西 山 同 二 客 二 弟 侄 辈 侍 太 孺 人 游 观 联 句 宋 /喻 良 能 西 山 仍 复 踞 西 台 ,石 迳 嵚 崎 此 日 开 。竹 杖 相 邀 七 八 客 ,芳 樽 时 釂 两 三 杯 。瀑 悬 岩 腹 如 飞 雨 ,石 转 山 腰 若 隐 雷 。敬 侍 慈 颜 供 一 笑 ,陂 陀 坐 稳 兴 悠 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陀(pō tuó)的意思:指迷茫、困惑不解的样子。
慈颜(cí yán)的意思:慈颜指的是慈爱和和蔼的表情或面容。形容人的脸上流露出慈爱、和善的神情。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飞雨(fēi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飞翔一般。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西台(xī tái)的意思:指在西方地区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悬岩(xuán yán)的意思:指垂直悬挂在山崖上的巨石,也用来比喻形势险要或困境艰难。
岩腹(yán fù)的意思:形容山体高耸峭立,如同刀削斧劈的样子。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转山(zhuǎn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移动山脉,形容人的能力非常强大,能够克服困难,达到不可能的目标。
- 注释
-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峰。
踞:占据,屹立。
西台:西边的亭台或观景台。
石径:石头小路。
嵚崎: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手杖。
七八客:七八位客人。
芳樽:美酒的容器,泛指好酒。
两三杯:少量饮酒。
瀑悬:瀑布悬挂。
岩腹:岩石的内部。
飞雨:像飞散的雨水。
石转:山石滚动。
隐雷:隐约的雷声。
敬侍:恭敬地侍奉。
慈颜:慈祥的面容。
供一笑:为了换取一丝笑容。
陂陀:崎岖不平的地方。
坐稳:坐得舒适。
兴悠哉:心情愉快。
- 翻译
- 西山依然高耸在西边的亭台上,今日山路曲折开通。
手持竹杖邀请七八位友人,偶尔举杯共饮两三杯。
瀑布从岩石中间飞溅,犹如疾雨,山石转动,仿佛隐藏着雷鸣声。
恭敬地陪伴慈祥的脸庞,只为换取片刻欢笑,坐在崎岖处心情舒畅。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喻良能与七八位友人一同游览西山的场景。诗中以"西山仍复踞西台"起笔,形象地写出西山雄伟屹立的姿态,随后描述了山路崎岖但新开辟的石径,展现出探索自然的兴致。诗人手持竹杖,与友人边走边饮,轻松愉快的气氛跃然纸上。
瀑布从岩壁飞泻而下,如雨点般洒落,山石间回荡着隐隐的雷鸣声,增添了山水间的生动与壮丽。诗人特意陪伴年迈的母亲一同游玩,让她欣赏美景,共享天伦之乐。"陂陀坐稳兴悠哉"一句,描绘出老少欢聚一堂,长辈坐得安稳,心情愉悦,画面温馨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之景,以及家庭团聚的欢乐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可乐
春可乐兮,乐时雨之既沾。
柳舒眉而洗涴,花含笑以增妍。
山冉冉其生翠,溪淡淡兮拖烟。
绿针黄泥陇,乌犍白水田。若有人兮,重民天。
朝芳未赏,夕秀宁搴。
知今春之可乐,岂去岁而忘旃。
春可乐兮,荷大造之陶甄。万物皆乐,吾胡不然。
日复一日,年兮百年。
竹
脩竹自成林,森然围户庭。
玉色润琅玕,清籁戛竽笙。
当春布始和,万卉欣向荣。
柔红枝头绽,嫩绿坡间萌。
植生无妍媸,纷纷竞形形。
惟竹于此时,葆光而韬英。
窣窣叶欲乾,瑟瑟枝逊青。
艳输桃李华,态谢棠梨轻。
绿丛染淡黄,似失凌霜勍。
卓彼岁寒姿,凋萎岂其情。
况借青阳力,发生讵不能。
徘徊倚玉竿,妙理入吟评。
譬之君子德,不与众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