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旱涝(hàn lào)的意思:指旱灾和涝灾,形容天灾人祸交替发生。
里长(lǐ cháng)的意思: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也可泛指地方官员。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失中(shī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某种事情上失去中心,迷失方向或失去重心,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说有(shuō yǒu)的意思:指以言辞来控诉或指责某人,表达对其行为或言论的不满或不认同。
天堑(tiān qiàn)的意思:比喻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差距。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妙高台》,出自清代诗人弘历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座山峰在水中独立,仿佛是玉京一般,其高度超凡脱俗,能够俯瞰千里江山。诗人通过“最高处”、“千里长”等词句,展现了妙高台的雄伟壮观与视野开阔。
接着,诗人以“从来无旱涝,谁说有沧桑”两句,赞美了妙高台的稳定与永恒,暗示其象征着不变的真理或理想。而后,“笑失中原者,仍夸天堑强”则表达了对那些失去故土、却依然自夸天险强大的人的讽刺,暗含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和讽刺的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