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令(cháng lìng)的意思:指常常教导人的言行,常常提醒人应该注意的事情。
楚囚(chǔ qiú)的意思:指被关押在楚国监狱中的囚犯,形容人身处困境无法自拔。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晦朔(huì shuò)的意思:晦朔是指黑暗、昏暗的夜晚。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不明朗、困难、艰险。
鸾旗(luán qí)的意思:指皇帝的旗帜。
上巳(shàng sì)的意思:上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指在农历三月三日这一天。
向暮(xiàng mù)的意思:向晚,日暮,天色渐渐暗下来。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原隔(yuán g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由于某种原因被隔离、分隔开来。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弁所作的《上巳》。诗中描绘了春天渐近尾声,诗人尚未见到春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诗人在感叹季节更替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因自然的变化而悲伤,反而以积极的态度期待着未来的美好。
“行行春向暮,犹未见花枝。” 开篇即点明时节,春意虽浓但已接近尾声,诗人漫步于春日之中,却未能一睹春花烂漫之景。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
“晦朔中原隔,风烟上巳疑。”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晦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中原,泛指广阔的大地,暗示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遐想。风烟,既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感觉。上巳,古代节日,与踏青、赏花等活动相关,此处或寓指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
“常令汉节在,莫作楚囚悲。” “汉节”原指汉朝使者的符节,这里借指保持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楚囚”,典出《左传》,比喻身处困境而不失节操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艰难时局中也要保持高洁志向,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决心,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沉溺于消极情绪中。
“早晚鸾旗发,吾归敢恨迟。”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盛、君主英明的期待,以及自己回归故土、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鸾旗,古代帝王出行时所用的旗帜,象征着君主的威仪和国家的荣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理想实现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上巳》诗不仅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通过对季节更替和个人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