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澧 州 高 大 夫 司 马 霞 寓 唐 /刘 禹 锡 前 年 牧 锦 城 ,马 蹋 血 泥 行 。千 里 追 戎 首 ,三 军 许 勇 名 。残 兵 疑 鹤 唳 ,空 垒 辩 乌 声 。一 误 云 中 级 ,南 游 湘 水 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兵(cán b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剩余的残余兵力或战败后逃散的士兵。
鹤唳(hè lì)的意思:形容鸟类因恐惧而发出的尖厉叫声,比喻人处于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的状态。
锦城(jǐn chéng)的意思:形容城市美丽繁华,景色壮丽。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戎首(róng shǒu)的意思:指战争中作为首级示众的敌方将领的头颅。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血泥(xuè ní)的意思:指血淋淋的泥土,形容战争、灾难等造成的惨状。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中级(zhōng jí)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 注释
- 前年:指过去的某一年。
牧:管理,此处指驻守。
锦城:繁华的城市,代指战场。
马蹋:马蹄踩踏。
血泥:被鲜血染红的泥泞。
戎首:敌军的首领。
三军:整个军队。
许:给予,期望。
勇名:英勇的名声。
残兵:疲惫或受伤的士兵。
鹤唳:鹤的叫声,这里比喻士兵的惊恐呼声。
空垒:废弃的营垒。
乌声:乌鸦的叫声。
误云中级:误入云层深处。
中级:云层中的某个层次。
南游:向南旅行。
湘水:湘江,位于中国南方。
清:清澈。
- 翻译
- 前年在锦绣之城,马蹄踏过满地血泥前行。
千里之外追赶敌军首领,全军将士都期待着建立勇猛之名。
疲惫的士兵疑为鹤鸣,废弃的营垒分辨出乌鸦的叫声。
一次误入云端中层,南行至清澈湘江边游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对比和想象,诗人展现了自己从军旅生涯到隐居生活的转变。开篇“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争场面的图景,"牧"字暗示着统领与控制,而"马蹋血泥行"则形象地展示了战场上的残酷和艰苦。
接着,“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表明诗人曾在战争中英勇作战,追击敌人,赢得了部队的赞誉和勇敢的称号。这里的“戎首”指的是敌人的首级,而“三军”则是指全军。
然而,随后的“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却转而描绘了一种哀伤与荒凉的情景,“残兵”意味着战争的毁灭和残留,“疑鹤唳”和“空垒辩乌声”则表现了战后遗址的萧瑟与荒凉,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慨。
最后,“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生活转变。"一误"指的是一次失误或错误的选择,而“云中级”则象征着迷茫和不确定。"南游湘水清"表明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最终选择了隐居,在湘江边上的宁静生活寻找心灵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喧嚣与寂静,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军旅生涯的反思,以及对现今隐逸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峨山高寿史生母七十
峨山高哉,脉结昆崙,矗不知其几千万里。
山势蜿蜒,曲连荆山,尧门而西顾兮,如屏如揖,中有清浊二水。
左汇而吞吐于泾渭兮,如环如带,极汪洋之瀰瀰。
瑶池西围,仙掌东峙。
船藕蟠桃,往往开十丈之花,结千年之实。
玉女王母独乘鸾而至止,笙箫奏云和,瑶草满阶戺。
如隔尘寰游洞天,况逢秋月桂如绮。
凭谁觅藕更觅桃,驻颜却老从今始。
觅藕觅桃亦荒唐,不然且于山水之间延儿齿。
酿清为圣浊为贤,日向花前进百兕。
但歌南山,无劳陟屺。
窦氏桂花株株香,田家荆树色色紫。
称觞孰与显亲多,男儿有身不致青云,何以移忠报天子。
《峨山高寿史生母七十》【明·温纯】峨山高哉,脉结昆崙,矗不知其几千万里。山势蜿蜒,曲连荆山,尧门而西顾兮,如屏如揖,中有清浊二水。左汇而吞吐于泾渭兮,如环如带,极汪洋之瀰瀰。瑶池西围,仙掌东峙。船藕蟠桃,往往开十丈之花,结千年之实。玉女王母独乘鸾而至止,笙箫奏云和,瑶草满阶戺。如隔尘寰游洞天,况逢秋月桂如绮。凭谁觅藕更觅桃,驻颜却老从今始。觅藕觅桃亦荒唐,不然且于山水之间延儿齿。酿清为圣浊为贤,日向花前进百兕。但歌南山,无劳陟屺。窦氏桂花株株香,田家荆树色色紫。称觞孰与显亲多,男儿有身不致青云,何以移忠报天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867c7162f4530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