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八筼筜亭》
《郴江百咏·其八筼筜亭》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浦月(pǔ yuè)的意思:指月亮升起在水面上,形容月光在水中的倒影。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渭川(wèi chuān)的意思:渭川是指渭河和泾河的交汇处,意味着两条河流的合流。引申为两个不同的事物相遇或交汇。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有数(yǒu shù)的意思:有确切的数量或程度。

翻译
娟娟细细的两三丛,却不喜欢桃花那鲜艳的红色。
已经有几枝在湘浦月色下开放,无需再有千亩渭川的清风拂过。
注释
娟娟:形容姿态柔美。
细细:形容植物细小而密集。
丛:丛生的一簇。
却:转折连词,表示相反的态度。
厌:厌恶,不喜欢。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卉。
相近红:指桃花颜色鲜艳。
已:已经。
数枝:几枝。
湘浦:湘江边的水边,古代地名。
月:月亮。
不消:不必,不需要。
千亩:大片土地,形容面积广大。
渭川:渭河两岸,古代地名。
风:风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娟娟细细两三丛"中的"娟娟"形容草木的纤细,"两三丛"则指少量的几丛,这里可能暗示着初生的竹子或其他植物,它们在春天逐渐长成。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表达一种生机勃勃的情趣。

而"却厌桃花相近红"则显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他对那些过分抢眼的桃花之 крас感到了一种厌倦,可能是在强调他更欣赏那些不那么夺目的自然景致,如细微的竹丛。

接下来的两句"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则把视野转向了夜晚的湖上。"数枝湘浦月"可能指的是在湘江之滨,几枝竹子映照在清澈的月光下,这里诗人通过月光下的竹影来表达一种清净脱俗的情怀。而"不消千亩渭川风"则是在说,即使是广阔的渭川之风,也无法消减这份宁静和美好。这两句也许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更偏爱于平静、深远的自然景象中寻找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与淡雅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再用韵简沈文举·其一

夜窗曾忆共论文,翰苑声华独许君。

万里光摇瀛海月,半床气湿楚山云。

琼醅战蚁清杯泛,玉馔行庖翠釜分。

桥梓一门华晚节,旌招当复似陈群。

(0)

题沈先生林塘读书图

古来经训拟菑畬,谁似昌黎训阿符。

笑我林塘风月夜,西窗梦里听咿唔。

(0)

题山水图

扁舟忆昔过嘉禾,傍海青山拥髻螺。

流水画桥深屋底,不知谁赋考盘阿。

(0)

题周千户所藏盛子昭雪中读书图·其一

银界参差百万重,春虫乱扑夜窗风。

谁知千古经纶意,祇在青青汗简中。

(0)

题山水图·其一

君家高住碧云层,木杪啼猿唤得应。

作客淮南浑欲去,画图遥指是庐陵。

(0)

题广信王氏园菊本十种·其二御爱黄

秋香送喜入天容,采采承恩雨露浓。

愿奉君王千万寿,御袍黄映玉袍重。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