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番行(fān xíng)的意思:指外国的行为或举止。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鸟乱(niǎo luàn)的意思:形容局势混乱,无法控制或整理
平分(píng fēn)的意思:平均分配,使各方面均衡。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烧痕(shāo hén)的意思:指火焰燃烧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情留下的后患或不良影响。
石麟(shí lín)的意思:石麟是指传说中的神兽,形象像麒麟,但是全身由石头构成。在成语中,石麟常用来比喻美丽的石雕或石刻。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新绿(xīn lǜ)的意思:指春天刚开始的时候,大自然的一切都呈现出新鲜翠绿的景象。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吕诚的《正月廿三日借竹洲访顾藏六于司马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一番行春始出村”,开篇点明了时节与行动,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踏春而出,步入乡村。接着,“韶华无赖已平分”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光以情感,表达了春光的美好与不可抗拒。
“野鸟乱啼司马庙,石麟犹卧汲家坟”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灵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历史感的氛围。野鸟的啼鸣与石麟的静卧,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着历史的沉淀。
“烧痕新绿浑禁雨,柳色半黄都染云”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新绿与雨水交融,柳色与云彩交织,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浑禁雨”和“都染云”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荡泾桥头有酒卖,醉把梨花日又曛”两句,将场景推向了乡村生活的日常一面。荡泾桥头的小酒肆,梨花盛开的景象,以及醉人的夕阳,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乡村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月初三日,王静安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中。毕命越五日,余偕桥川、子雍、小平、绥方出西郊,访其故居。为诗吊之
掩泪犹过西郭村,朅来今日始知门。
寻常蹊径多污渎,绝代湖山隐缭垣。
名地得人相托死,哀禽衔木可偿怨。
徒闻朴学悲君者,独有纲常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