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门唯藓石,对语画山臞。
路失云相引,厓攲竹可扶。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历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只有烟林在”,以烟雾缭绕的树林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暗示了旅程的开始。接着,“王家一事无”一句,似乎在暗示过往的纷扰已远离,为接下来的清静之旅铺垫。
“到门唯藓石,对语画山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致,门前长满了青苔和石头,与对面的画中山峰相对,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交融。这里的“臞”字,形容山峰瘦削,富有诗意地传达了山的形态之美。
“路失云相引,厓攲竹可扶”则展示了行进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云雾缭绕的道路仿佛引导着前行的方向,而倾斜的崖边,翠竹挺立,既提供了行走的依靠,也增添了景色的生动与活力。
最后,“看人车马去,尘起是修途”两句,以对比的手法收尾,将喧嚣与宁静进行对比,强调了这次旅行的目的是逃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整个画面由远及近,从自然景观到内心感受,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檐角冰垂,炙酒为欢,送君远行。
记小时携手,柳边花外,年来商略,蟹志鱼经。
时命乖违,男儿濩落,不觉相看鬓已星。
空赢得,说孟郊东野,竟以诗鸣。
何妨蛮府垂缨,看自古、卑栖讵损名?
笑与吾酬答,南州孺子,预人家国,东海萧生。
茸帽冲寒,金貂压雪,驱马前过右北平。
风沙远,向江南回首,袅袅离情。
拂槛凭襟,郁律愁怀,何当少舒。
笑小时嬉戏,空传击剑,壮心潦倒,谁复题车。
椒壁留诗,琼筵被酒,十载轻狂鬓已疏。
如今却,向僧廊唤饭,佛火摊书。
将毋吾道非欤,便抽管、何心著子虚。
算不关文字,休耽慧业。早知穷达,好赋闲居。
雨笠风篷,纶竿铁笛,合住烟溪作钓徒。
消长日,爱青山斌媚,一枕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