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情(biān qíng)的意思:指悲伤、痛苦、苦恼的情感。
赐对(cì duì)的意思:赐予正确的答案或判断。
大内(dà nèi)的意思:指皇宫内部,也泛指高层机构内部。
渐渐(jiàn jiàn)的意思:逐渐地,慢慢地
焦劳(jiāo láo)的意思:形容人过度劳累、心力交瘁。
嗟咨(jiē zī)的意思:表示感叹或悲叹,意为悲叹、叹息。
近臣(jìn chén)的意思:指亲近的大臣,也泛指亲近的官员或得宠的人。
临轩(lín xuān)的意思:指坐在窗前或室内高处,观赏美景或品味文艺作品。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劝进(quàn jìn)的意思:劝导人向前进取,勉励人不停止努力。
升遐(shēng xiá)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身份得到提升或升迁。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延揽(yán lǎn)的意思:指吸引和争取人才或客户。
玉辇(yù niǎn)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华丽马车,也泛指君主的车辆。
自随(zì suí)的意思:自由行动,随心所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面对国家危难与皇室更迭之际,臣子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忠诚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在权力更替的背景下,臣子们对于君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
“大内文书每自随”,开篇即点出宫廷内部的日常运作,文书随行,暗示着皇权的运转与维护。接着,“临轩赐对独嗟咨”描绘了皇帝接见臣子的情景,通过“嗟咨”二字,透露出臣子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的忧虑与感慨。
“衣经浣局时时御,发为边情渐渐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浣局”(洗衣房)的细节,隐喻君主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繁复,而“边情”则指向了边疆的安全问题,反映了臣子们对国家边防的担忧。同时,“渐渐丝”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臣子们因边疆局势紧张而日益焦虑的心情。
“延揽屡孤前席问,焦劳岂有近臣知”,这里通过“延揽”(邀请)和“前席问”(请君主就座询问),表现了君主对臣子的重视与依赖,同时也揭示了臣子们在君主面前的诚恳与尽责。然而,“焦劳岂有近臣知”一句,却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臣子们在君主面前的辛劳与忧虑可能并未被充分理解或重视的无奈。
最后,“空令玉辇升遐日,共撰冀巢劝进词”,将视角转向了君主去世的场景,表达了臣子们在失去君主后的哀痛与怀念,以及他们为了国家未来,共同撰写劝进新君的文辞。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臣子们的忠诚与责任感,也蕴含了对国家稳定与延续的深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明朝末年动荡时期,臣子们对于君主的忠诚、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国家治理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情感内涵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反初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誓当反初服,仍先谢诸彭。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
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琅函纪前绩,金蒲锡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栖黄埃裹,绝想空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