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氏曾驱六合人,蔡侯只用一州民。
《洛阳桥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嬴氏:指秦始皇嬴政。
六合:古代指天地四方,也代指天下。
蔡侯:指东汉时期的蔡伦,他曾改进造纸术。
一州民:指一个地区的民众。
立犀:比喻建立功绩或才能出众。
贤川守:贤能的州郡长官。
鞭石:形容力量强大,能移动巨石。
役海神:原意指征调海神的力量,这里比喻过度劳役。
- 翻译
- 秦始皇曾统治天下万民,
蔡伦仅凭一地百姓就能创新。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历史盛世与理想政治景象的诗句,颇具深意。首先,“嬴氏曾驱六合人”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而“蔡侯只用一州民”则是对理想中贤君的赞美,表达了以少胜多、德政安邦的政治理念。接下来的“立犀岂不贤川守,鞭石何须役海神”进一步强调了治国之道应以德服人,不需动用过度的武力和资源,暗示了一种节约而智慧的治理方式。
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理想政治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以及对古代贤君的崇敬。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思考和批判,表达了一种通过文化、道德力量来维系国家与社会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泉隐居图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归来三叹北窗下,开屏见此新图画。
流淙百折挂石梁,古木寒松势相亚。
木末何人一草庐,山泉之人昔所居。
鸿胪寺里晚朝下,对此高堂心郁纡。
华亭柳湖眼中见,武陵桃源路岂殊。
老夫曾住康王谷,五老香炉映飞瀑。
乱来井臼今可存,因尔高歌望黄鹄。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