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问 游 庐 山 日 子 宋 /董 嗣 杲 欲 游 庐 山 恨 不 遍 ,游 子 先 须 两 脚 健 。山 中 浪 走 不 知 方 ,逢 人 问 路 空 徬 徨 。人 言 五 老 山 水 窟 ,半 是 神 仙 半 是 佛 。独 行 直 待 西 风 高 ,未 可 议 我 无 仙 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行(dú xíng)的意思:独自行动,不依赖他人。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浪走(làng zǒu)的意思:指人行为放纵随意,不拘束,不受约束。
老山(lǎo shā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也用来比喻难以攀登或难以达到的目标。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直待(zhí dài)的意思: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很久都没有等到。
知方(zhī fāng)的意思:知道道理,明白规矩。
山水窟(shān shuǐ kū)的意思:山水窟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美丽的山水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答问游庐山日子》,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以及游历过程中的体验。首句“欲游庐山恨不遍”流露出诗人未能遍览庐山山水之憾,显示出他对庐山风景的深深热爱。接着,“游子先须两脚健”强调了身体条件的重要性,暗示游山之路并非易事。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徬徨”描绘了在山中迷失方向,四处询问路径的场景,表现出游人初入庐山时的迷茫和期待指引。诗人以“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来赞美庐山的神秘与超凡,暗示其景色如仙境般令人惊叹,仿佛蕴含着佛家禅意。
最后两句“独行直待西风高,未可议我无仙骨”,诗人表达出独自游历的决心,即使秋风已起,也坚持前行,不愿被人质疑自己缺乏成仙的潜质。这既是对自我挑战的豪情,也是对庐山魅力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庐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鹿鸣三章
呦呦鹿鸣,天中有声。诸宾百执,以及群英。
君子之吉,其光孔明。人之好我,示我邦桢。
成人小子,誉髦斯平。邦桢既获,我将我迎。
载玄载黄,篚筐是盛。威仪百出,雅什三赓。
礼乐相食,诗章有名。伐鼓坎坎,酒满歌行。
鼓瑟吹笙,至于卒成。鹿鸣呦呦,天中有游。
芃芃棫朴,有乔有樛。未见君子,载沉载浮。
苍苍在水,及彼葭秋。凄凄露白,浥彼河洲。
刍荛遗之,君子求之。薄言伐之,薄言揫之。
渒彼方舟,洄之游之。载于王国,薪之槱之。
惟薪惟槱,君子之求。君子有酒,嘉宾是酬。
呦呦鸣鹿,天中有族。多士跄跄,诸宾穆穆。
凡我君子,并受王福。载命而来,求人以复。
厥初求人,时维造育。百年维树,三载维畜。
山川授灵,鬼神告牍。自外及中,罔不夜夙。
有德成人,匪余敢独。人之好我,旨酒甘蓄。
多士诸宾,暨其有禄。
《鹿鸣三章》【明·郭之奇】呦呦鹿鸣,天中有声。诸宾百执,以及群英。君子之吉,其光孔明。人之好我,示我邦桢。成人小子,誉髦斯平。邦桢既获,我将我迎。载玄载黄,篚筐是盛。威仪百出,雅什三赓。礼乐相食,诗章有名。伐鼓坎坎,酒满歌行。鼓瑟吹笙,至于卒成。鹿鸣呦呦,天中有游。芃芃棫朴,有乔有樛。未见君子,载沉载浮。苍苍在水,及彼葭秋。凄凄露白,浥彼河洲。刍荛遗之,君子求之。薄言伐之,薄言揫之。渒彼方舟,洄之游之。载于王国,薪之槱之。惟薪惟槱,君子之求。君子有酒,嘉宾是酬。呦呦鸣鹿,天中有族。多士跄跄,诸宾穆穆。凡我君子,并受王福。载命而来,求人以复。厥初求人,时维造育。百年维树,三载维畜。山川授灵,鬼神告牍。自外及中,罔不夜夙。有德成人,匪余敢独。人之好我,旨酒甘蓄。多士诸宾,暨其有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0467c674a181fb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