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树塘》
《松树塘》全文
清 / 史善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尘沙争奈鬓中斑,风送涛声洗客颜。

可惜全遮山面目,只知松树不知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山面(shān miàn)的意思:指山的表面或山体的一面。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松树塘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尘沙争奈鬓中斑”,诗人以自己年华老去的形象开篇,将个人的沧桑与自然界的尘沙相提并论,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风送涛声洗客颜”一句,通过风与涛声的交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壮阔,也仿佛在洗涤着诗人的内心,给予心灵上的净化与宁静。

“可惜全遮山面目,只知松树不知山。”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面上是在感叹松树遮蔽了山的真容,实际上是在借物喻人,表达了对现实与表象之间错位的感慨。山是真实的,但被松树遮掩,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松树虽显眼,却忽略了背后的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提醒人们不应仅关注表面现象,而应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史善长
朝代:清

江苏吴江人,字仲文,亦作诵芬,一字赤崖。诸生。尝为名公幕宾,从毕沅最久。游踪及陕甘、山东、江西、两湖。曾经历湖广苗民起义。诗铿锵激楚,舒卷自如。又工词及骈文,善刻印及隶书。晚贫,佣书自给。有《秋树读书楼遗集》、《翡翠巢词》、《一谦四益阁文钞》。
猜你喜欢

过余干怀介庵呈其婿方景严

重过余干县,长怀谪仙人。
犹如见颜色,不复听纷纶。
栗里柳未倒,桐乡祠尚新。
遗文李汉在,属付斯无泯。

(0)

过曾季永见壁间张安国所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

不见融州使,无从可寄书。
仙岩忽逢字,驿骑想非疏。
室近宜人桂,官胜冲尹驴。
江南热犹剧,岭外比何如。

(0)

湖州亲旧

去住两无由,终成上客舟。
香如添酒病,雨亦带离愁。
两岸青青柳,空江点点鸥。
总堪添鬓白,不必问春秋。

(0)

怀远父斯远成父

徐郎已渡浙江潮,王子还从折简招。
平日往还惟二士,去余何以慰亡聊。

(0)

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

既返山前棹,还斟枕上杯。
雪飞如唤住,雁叫苦催回。
金濑半篙绿,石亭千树梅。
竟孤陪李郭,亦愧匪邹枚。

(0)

寄谢新安丰守胡达孝见遗近诗一轴便呈甘叔异

向子识损益,扬雄爱清静。
我行萧滩上,二宅驾辄命。
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丰。
诗作文选体,字有眉山踪。
扫门今已后,倾盖非敢望。
谈间问先世,盖乃丈人行。
归州片时程,乃复来高轩。
从容仅数刻,倾倒贻百篇。
平生嗜江山,到处须著语。
及兹足漫摇,久乃舌自拄。
时惟桂林掾,与彼新喻丞。
俱以行卷来,暴富如不胜。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