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赵 主 簿 省 试 议 并 以 将 行 宋 /刘 克 庄 世 儒 通 易 少 ,公 子 信 人 豪 。几 载 韦 编 绝 ,三 篇 纸 价 高 。素 心 鄙 温 饱 ,馀 事 及 风 骚 。台 阃 招 徕 广 ,勾 朱 不 足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人豪(rén há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概豪迈,胆识过人。
世儒(shì rú)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儒家学者。
素心(s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心地纯良善良,没有私心杂念。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信人(xìn rén)的意思:相信他人的才能和诚信。
招徕(zhāo lái)的意思:招徕指的是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企图引起他们的兴趣或者购买行为。
- 注释
- 世儒:指儒家学者。
韦编:《周易》古本用牛皮绳编联,故称韦编,代指儒家经典。
温饱:基本的生活需求。
台阃:古代对地方长官或朝廷中枢的称呼。
勾朱:古代选拔官员时,用朱笔勾画选拔名单,此处指繁琐的选拔过程。
- 翻译
- 世上儒家通晓易经的人少,公子却是值得信赖的豪杰。
多年研读《韦编》,已成绝学,他的著作价值连城。
他内心淡泊名利,只看重精神追求,闲暇时也喜欢文学创作。
他在官府中广纳贤才,选拔人才的工作并不需要繁琐的筛选标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通过这短短的八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和批评。首先,“世儒通易少,公子信人豪”两句,表明在一个普遍认为读书人少、而且多数士大夫都好高骛远,不愿意脚踏实地的时代背景下,诗人赞扬那些能够坚守本分、不骄不躁的人。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对于学问和品德的普遍看法。
接着,“几载韦编绝,三篇纸价高”两句,描绘了一种书籍难求而价格昂贵的景象。这里“韦编”指的是用皮革制成的书册封面,而“三篇纸价高”则是形容书籍之珍贵。这不仅反映了当时书籍的稀缺,更可能暗示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受阻。
然后,“素心鄙温饱,馀事及风骚”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素心”指的是纯洁无伪的心灵,而“鄙温饱”则是形容一种简朴而满足的生活状态。后半句“馀事及风骚”,则是说即使面对许多琐碎的事务,也能保持一份超然和淡定。
最后,“台阃招徕广,勾朱不足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和选拔才的看法。这里“台阃”指的是朝廷的高官,而“招徕广”则是形容广纳贤才;“勾朱不足劳”,则是说即使在繁杂的官僚体系中,也不需要过度的勤奋和努力,只要忠诚于职责即可。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和治国方略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送表侄薛体仁南归
策蹇邮亭,盻一线、江南归路。
通潞畔、垂杨老矣,者番重数。
红壁旧题山店月,青山故国江楼雨。
正酒醒、萧寺雁来时,逢君去。五斗米,五柳树。
一斗粟,一尺布。看庭阶兰玉,高曾矩薙。
有梦多应迷蛱蝶,无言翻自憎鹦鹉。
送少文、破浪乘长风,津头鼓。
摸鱼儿.寄题平山堂
蜀罔平山,栏槛依然,太守台榭。
挥毫万字文章伯,剩有此堂风雅。人代谢。
君不见、一帘山色江南借,月明满把。
唤独鹤横天,凉蝉啸树掌中泻。
堂中额,昔有金陵隐者。八分大字书写。
朅来飞阁连云起,绣户绮窗交射。浮玉斝。
须信道、翁之乐者山林也。衣绦蕴藉。
想小队缘堤,轻装出郭,柔橹健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