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相和歌辞·乌夜啼》。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将夜晚乌鸦啼叫的声音与内心的忧愁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
首句“忽忽南飞返”,通过描写乌鸦翱翔南归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着,“危弦共怨悽”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忧伤的情绪,仿佛连空中的弓形星辰也与其一同感受着悲哀。
“暗霜移树宿,残夜绕枝啼”,通过描写乌鸦在寒冷的夜晚栖息于枝头并发出啼叫声的情景,更深化了诗中的孤独与寂静氛围。霜雪覆盖着大地,时间的流逝让一切变得更加荒凉。
“咽绝声重叙,愔淫思乍迷”,在这样的夜晚,乌鸦啼叫的声音似乎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回响,情感的波涛此起彼伏,难以自已。"不妨还报喜,误使玉颜低"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中的失落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乌鸦啼叫这一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远方的思念,也有对过去美好的怀念,更有对当前孤寂生活的无奈。
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
那作常时挥綵笔,直须飞句上青天。
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
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
月底云楼一水湄,天光湖色两琉璃。
樽前更坐清风客,笔下争翻白雪词。
物外骨毛应自爽,世间笑语不容追。
千年庾亮胡床后,此兴今人亦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