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峄 山 碑 唐 /张 继 六 国 平 来 四 海 家 ,相 君 当 代 擅 才 华 。谁 知 颂 德 山 头 石 ,却 与 他 人 戒 后 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当代(dāng dài)的意思:指现在这个时代,即与当前时代相对应的。
后车(hòu chē)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趋势之后,跟随而来的人或事物。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颂德(sòng dé)的意思:赞美和崇敬美德。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相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相互依赖的美好关系。
- 翻译
- 自从六个国家统一以来,天下成为一家,当时的宰相以其才智闻名于世。
谁能想到,那赞颂美德的山头石头,竟成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的教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读峄山碑》,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才华和功业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现在我们来细致鉴赏这四句话:
"六国平来四海家,相君当代擅才华。"
这里“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六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它们各自疆域辽阔,统治着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平来"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平息了纷争,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四海家”则是指整个中国,因为“四海”意指全国,“家”则代表家庭或家族。在这里,诗人将六国比喻为一个大家庭。"相君当代擅才华"中的“相君”是一种尊称,用来赞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当代擅才华”则表明这些杰出的人物在他们的时代中以非凡的才能和成就而著名。
"谁知颂德山头石,却与他人戒后车。"
这一句中,“颂德山头石”指的是峄山碑,这是一块用来颂扬古代圣君或功臣功绩的石碑。而“谁知”表达了一种感慨和质疑,诗人通过这两个字引出了自己的思考。"却与他人戒后车"则是说这些历史人物的功业虽然被后人铭记,但也可能成为了后来者警示或借鉴的对象。这句话里的“戒”有警示之意,“后车”则喻指后来的车辆,暗示着历史是一场接力赛,前人的经验教训对于后人来说是宝贵的。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才华和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发展中规律认识的深刻感悟。通过这短短几句话,张继不仅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智慧:即便是伟大的人物和事迹,也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后人所用,作为前车之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蒙泉岁晚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
四者难并谁信道,草草幽欢能足。
美景良辰,赏心乐事,更有人如玉。
今宵此会,陋邦惊破衰俗。
豪俊傅粉诸孙,几年分袂,一笑还相逐。
痛饮厌厌清夜永,那管更深催促。
宋玉词章,陶潜风概,况继前贤躅。
故人未至,座中仍对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