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其二十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纷扰(fēn rǎo)的意思:指事物纷纷扰扰,杂乱无序,不安定。
了绝(le jué)的意思:彻底绝灭,完全消失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三界(sā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三个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境界或层次。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 注释
- 君不见:你难道没有看见或意识到吗。
三界:佛教术语,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纷扰扰:形容混乱繁忙的样子。
无明:佛教术语,指缺乏智慧,不明白真理的状态。
一念不生:心中没有任何杂念或妄想。
心澄然:心灵清澈平静的样子。
无去无来:没有生与死的转换,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不生灭:没有生成与毁灭,常住不变的状态。
- 翻译
- 你可曾见这世间万物纷繁复杂,皆因无知无明未能彻底断绝。
当心灵不再萌生杂念,变得清澈宁静,便能超脱于生死轮回之外,无来亦无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拾得所作,体现了佛教的禅理和哲思。"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两句,通过“纷扰扰”来形容世间万象纷争、烦恼不断,揭示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真理的不知和迷惑。这种认识呼应了佛教中对轮回之因的解释,即由于无知而造作种种业力,导致生死流转不能自拔。
接下来的"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则表达了一旦超越了无明,一切烦恼皆可消除。这里的“一念不生”指的是达到一种心境,其中没有任何执着和欲求,心灵变得清净无染。"无去无来不生灭"则是说在这样的境界中,没有时间的概念,也就不会有生与灭的区分。这是对佛教中“涅槃”状态的一种描绘,是一种超越世间对立和变迁的永恒安宁之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