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立 秋 日 题 安 昌 寺 北 山 亭 唐 /孙 逖 楼 观 倚 长 霄 ,登 攀 及 霁 朝 。高 如 石 门 顶 ,胜 拟 赤 城 标 。天 路 云 虹 近 ,人 寰 气 象 遥 。山 围 伯 禹 庙 ,江 落 伍 胥 潮 。徂 暑 迎 秋 薄 ,凉 风 是 日 飘 。果 林 馀 苦 李 ,萍 水 覆 甘 蕉 。览 古 嗟 夷 漫 ,凌 空 爱 泬 寥 。更 闻 金 刹 下 ,钟 梵 晚 萧 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禹(bó yǔ)的意思:伯禹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伯禹,意为治理河流、水道,调节水患,使百姓免受水灾的能人。
赤城(chì chéng)的意思: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人名、地名等的简称,也指红色、红润、红艳。
登攀(dēng pān)的意思:指爬上高山或攀登险峻的地方。
甘蕉(gān jiāo)的意思:形容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霁朝(jì cháo)的意思:指天气转晴,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明朗。
金刹(jīn shā)的意思: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也泛指佛寺。
览古(lǎn gǔ)的意思:观看古代的事物或文物,了解历史。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凌空(líng kōng)的意思:悬空、飞跃、超越
楼观(lóu guān)的意思:楼观指的是高楼大厦或高处的建筑物,用来比喻高处俯视,洞察事物的本质。
落伍(luò wǔ)的意思:指不符合时代潮流,落后于时代。
萍水(píng shuǐ)的意思:指因环境相似而相遇的人,也指因缘际会而相识的人。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伍胥(wǔ xū)的意思:指忠诚而有才能的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夷漫(yí m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形状或状态错乱、混乱不堪。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钟梵(zhōng fàn)的意思:指僧人敲击佛钟,传达佛法的含义。也用来形容人们传播正义、道德或者宗教信仰的行为。
徂暑(cú shǔ)的意思:徂,即行将过去;暑,指夏天。徂暑表示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即将到来。
伍胥潮(wǔ xū cháo)的意思:指众多人才齐聚一堂,气势浩大。
- 注释
- 楼观:楼阁。
长霄:漫长的天空。
霁朝:雨后晴朗的早晨。
石门顶:著名的山峰。
赤城标:赤城的标志。
天路:天空之路。
人寰:人间。
伯禹庙:大禹庙。
伍胥潮:伍子胥传说中的潮汐。
徂暑:酷暑。
秋薄:微凉的秋天。
苦李:苦涩的李子。
甘蕉:甘甜的香蕉。
夷漫:悠长。
凌空:凌驾空中。
金刹:佛塔。
钟梵:寺庙钟声。
晚萧萧:傍晚的钟声。
- 翻译
- 楼阁依附于漫长的天空,选择在雨后晴朗的早晨攀登。
它高耸如石门山顶,胜过赤城的标志般引人注目。
仿佛接近天上的彩虹,人间景象显得遥远。
山峦环绕着大禹庙,江水涌动着伍子胥的潮汐。
酷暑即将迎接秋天的微凉,凉风吹拂在这一天。
果园里剩余的是苦涩的李子,江面上浮萍覆盖着甘甜的香蕉。
感叹历史的悠长,凌空而望,感受到空旷寂寥。
更听见佛塔下的钟声,傍晚时分梵音袅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安昌寺北山亭上观赏自然景色的情境。开篇“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写出了诗人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情趣。“长霄”指的是云气悠长,“霁朝”则是细雨绵绵的早晨。接下来,“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用比喻手法,将楼观的高度比作雄伟的山峰,如同传说中的仙境。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一句,则描绘了诗人所处之高,可以眺望到天边的彩虹,以及对远方世界的关怀。接着,“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通过具体的地理标志,即古代名人的庙宇和水流的变迁,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描述了季节交替之美,夏末初秋的微凉气息。紧接着,“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果实累累、水草丰茂,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表达了诗人在高处眺望时,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和对孤独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而最后,“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则通过听觉经验,即远处寺庙的钟声,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深远的目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