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诗》
《下第诗》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句

帘卷残阳鸣鸟鹊,花飞何处楼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阳(cán yáng)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前的残余余晖,也比喻衰老、衰败的景象。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鸣鸟(míng niǎo)的意思:指人才或物品的声名远扬,引起广泛关注和赞誉。

鉴赏

这首诗《下第诗》由晚唐诗人罗隐所作,通过“帘卷残阳鸣鸟鹊,花飞何处好楼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鸟鹊鸣叫、花瓣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落寞氛围。罗隐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界的美好与瞬间的流逝,同时也暗含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感慨。

“帘卷残阳鸣鸟鹊”,这句诗中,“帘卷”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窗帘随风轻轻卷起的画面,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之感。“残阳”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日暮将至,万物即将归于宁静的状态。“鸣鸟鹊”则通过鸟儿的叫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命的气息。

“花飞何处好楼台”,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了空中飘落的花瓣,它们似乎在寻找着一个安放之处,却不知最终会落在何方。这里的“好楼台”既可理解为诗人内心向往的美好之地,也可以是某种象征,代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花瓣的飘落与楼台的静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整体而言,《下第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晚唐文人面对科举失利、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复杂心情。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自勉

达人贵无念,市朝亦山林。

曲士居山林,难息市朝心。

坐驰一室中,纷然万境侵。

纽兰羡佩玉,坐石思黄金。

羊质虎其皮,隼翼凤其音。

志在求世利,口唱无生吟。

吾非斯人徒,夷旷期复古。

去住既任缘,喧静亦随所。

陶然且无求,相命何足语。

人生百岁寿,稀得七十死。

吾今四十五,气力渐无似。

去年成二毛,今年动一齿。

纵得至七十,光阴能几许。

学道宜无疲,进善宜无止。

自馀百杂就,克己尽除去。

勉强扶幻躯,旦暮加药饵。

此身乃外物,何况外于是。

内外一如梦,勉矣当观此。

(0)

秋日感事

满眼皆相识,论心自不同。

闲门扃夕照,败叶落西风。

往事全成梦,浮生渐觉空。

支颐独无语,四壁响秋虫。

(0)

病中感体元上人见访

犬吠衡门宿雾消,草堂风冷竹萧萧。

若非故友怜衰病,谁肯凌晨访寂寥。

(0)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

峻岭寒梅花正吐。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

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

(0)

示资寿慧一监寺

二由一有一莫守,面首面南看北斗。

勘破末山不露顶,玄机无著高叉手。

(0)

和静照诗韵·其二

半千尊者眼如眉,一一从头为点开。

踏断石桥成两段,方知亲过一回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