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久自逾明,人久情愈歇。
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通过赠送宝镜这一行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开篇“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两句,以轻松自然的笔法,将宝镜比作清澈明亮的圆月,既展现了宝镜的珍贵,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镜久自逾明,人久情愈歇”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镜中所见变化的感慨。镜子虽历经时日而光彩不减,但人的情绪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平复。这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与情感淡出的深刻体悟。
“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开”一句,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将宝镜悬挂在虚空之台,不再打开它,是诗人对于尘世的一种放下,选择了一种心灵的宁静。
最后,“不见孤鸾鸟,香魂何处来”两句,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孤鸾鸟不见,可能象征着友情或爱情的缺失,而“香魂”则是对逝去之美好的一种缅怀。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在超脱中依然保留的人性情感。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作,通过宝镜这一物象,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越红尘的情绪。
旧居合江楼,新居白鹤峰。
首尾势相顾,蜿延如翔龙。
双城断要脊,玉带桥联虹。
新居旧有亭,肃公坐其中。
乌云间红日,明月当清风。
旧居近新焕,江楼复祠公。
灵鳌夙奠极,磨蝎初移宫。
我来值中秋,天水摇清空。
公如照须眉,定为百坡翁。
渔火见深夜,三五明星红。
谯楼睡老卒,棋院醒青童。
神仙自多情,应在丰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