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閒”展现出诗人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处静谧之所,得以在此安放身心,远离尘嚣。接着,“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两句,以月与山为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即使生活简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栖息于自然之中,便能忘却世间艰难,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两句,既是对宁靖王斋壁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学识的谦逊,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冠盖吴中,羡来往、风流二老。
谈笑处、清风满座,倡酬不了。
琪树相鲜昆阆里,玉山高并云烟表。
叹□时、顿有古来无,功名早。膺帝眷,符梦兆。
为国镇,腾光耀。更宁容秀野,醉眠清晓。
麟组已联方面重,衮衣行接天香绕。
许畸人、巾履奉英游,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