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夜 长 安 病 后 作 唐 /顾 非 熊 秋 中 帝 里 经 旬 雨 ,晴 后 蝉 声 更 不 闻 。牢 落 闲 庭 新 病 起 ,故 乡 南 去 雁 成 群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孤独的秋夜景象。开篇“秋中帝里经旬雨”一句,设定了一个连续阴雨的秋日背景,其中“帝里”指的是都城长安,“旬雨”则是持续多日的细雨,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晴后蝉声更不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感,蝉鸣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夏夜的热闹与生机,但此处却因为秋天已至而悄然无声,这种沉默似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中间两句“牢落闲庭新病起”表明诗人因久雨和秋夜的萧瑟感受了疾病,身心俱疲。这里,“牢落”形容的是庭院内外部的封闭感,而“闲庭”则是对比之下显得更为寂静无声。“新病起”则透露出诗人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末句“故乡南去雁成群”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与渴望。秋天是候鸟迁徙的季节,“故乡南去”的雁行在空中形成群体,象征着归巢之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在病痛和孤独中,更强烈地怀念那遥远而温暖的故土。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长安城,诗人因疾病与寂寞的环境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深切的乡愁和孤独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云峰·五云开
五云开,过夜来、初收几阵梅雨。
画罗携芳扇,正喜逢重午。
角黍星团,巧萦臂、龙纹轻缕。
细祝降福天中,列箫韶歌舞。
薰风凉殿开处。
称绡裙雾縠,莲步俦侣。
翠铺交枝艾,便手香微度。
菖丝浮玉,向台榭、留连欢聚。
笑语。
自有冰姿消烦暑。
夏云峰·绍洪基
绍洪基,抚万宇,中兴宝运符千。
枢电瑞绕,景命燕及云天。
挺生真主,平四海、复禹山川。
班列立、瞻云就日,职贡衣冠。
欢均鳌禁鹓鸾。
望花城粉黛,金兽祥烟。
笙箫缓奏,化国日永留连。
宝觞亲劝,须纵饮、歌舞韶妍。
都是祝、南山圣寿,亿万斯年。
蜀溪春·蜀景风迟
蜀景风迟,浣花溪边,谁种芬芳。
天与蔷薇,露华匀脸,繁蕊竞拂娇黄。
枝上标韵别,浑不染、铅粉红妆。
念杜陵、曾见时,也为赋篇章。
如今盛开禁掖,千万朵莺羽,先借朝阳。
待得君王,看花明艳,都道赭袍同光。
须趁排宴席,偏宜带、疏雨笼香。
占上苑,留住春,奉玉觞。
月上海棠慢/月上海棠
东风扬暖,渐是春半,海棠丽烟径。
似蜀锦晴展,翠红交映。
嫩梢万点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
濛濛雨,黄鹂飞上,数声宜听。
风定。
朱阑夜悄,蟾华如水,初照清影。
喜浓芳满池,暗香难并。
悄如彩云光中,留翔鸾、静临芳镜。
携酒去、何妨花边露冷。
竹马子/竹马儿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
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
乍引柔条萦路。
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
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
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
三眠昼永凝露。
更许黄鹂娇语。
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
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