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独 秀 台 和 徐 意 一 韵 宋 /李 曾 伯 老 树 凭 高 看 ,幽 禽 向 静 听 。霜 轻 冬 意 薄 ,日 正 午 阴 停 。榻 侧 从 他 鼾 ,江 头 自 独 醒 。居 然 山 是 似 ,环 雇 等 繁 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繁星(fán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非常多,密集如织。
高看(gāo kàn)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评价很高,很看重。
环顾(huán gù)的意思:环顾意指眼睛四处看,形容目光转动不定,观察周围的情况。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正午(zhèng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好在中午时分的时候,也用来形容时间过了一半,已经到了中途。
- 翻译
- 老树居高俯瞰,静鸟倾听深幽。
冬霜微薄,午时阳光暂停照耀。
榻边任他人沉睡,江畔我独自清醒。
山水如画,环顾四周,星星点点仿佛繁星落人间。
- 注释
- 老树:年老的大树。
凭高:站在高处。
幽禽:安静的鸟儿。
静听:静静地聆听。
霜轻:霜降轻微。
冬意薄:冬天的气息淡薄。
日正午:正午时分。
阴停:阳光暂时停止照射。
榻侧:床边。
鼾:打鼾声。
江头:江边。
自独醒:独自清醒。
居然:竟然。
山是似:山水如同。
环顾:环视四周。
等繁星:如同繁星点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开篇“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两句,设置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古老的树木站立在高处,如同观察者一般俯瞰着周围的世界;而那些深居简出的鸟类,则是那么安静地倾听着周遭的声音。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怀。
紧接着,“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两句,通过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感。霜冻虽轻,却已透露出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而阳光直射之时却出现了阴影,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
“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则是对诗人个人状态的一种写照。榻,即床几,侧睡之声,是别人的鼾声,而诗人自己却清醒地坐在江边。这两句强化了诗人与世隔绝、心境澄明的意象。
最后,“居然山是似,环顾等繁星”两句,则将这种超脱物外的情怀推向高潮。诗人在山中居住,就像那些繁多的星辰一般,每一个都独立而独特。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