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二》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余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四十载居尊,勤劳化源

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

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

遗弓奉讳雨泪乾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包戈(bāo gē)的意思:包戈是一个古代兵器的名称,成语中用来比喻善于计谋和谋略的人。

奉讳(fèng huì)的意思:奉行忌讳,谨慎小心。

化源(huà yuán)的意思:指事物从根本上改变或转化。

解网(jiě wǎng)的意思:解开困境或陷阱,逃脱困扰

宽解(kuān jiě)的意思:宽容理解别人的行为或言论,不过分计较小事情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勤劳(qín láo)的意思:勤奋努力,努力工作,不懈努力

遗弓(yí gōng)的意思:指已经弃置的武器或工具。比喻不再使用的东西。

雨泪(yǔ lèi)的意思:形容雨水如泪水般多,也可比喻悲伤或哀怨的心情。

至治(zhì zhì)的意思:指国家政治社会安定,治理良好,达到最佳状态。

注释
居尊:地位显赫。
勤劳:辛勤劳动。
涤化源:根基。
精禋:虔诚祭祀。
敦:彰显。
舜孝:对舜的孝道。
至治:极盛之治。
布尧言:传播尧的教诲。
武尚:崇尚武德。
包戈节: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刑宽:刑法宽大。
解网恩:仁慈恩惠。
遗弓:遗留的弓箭。
初奉讳:成为敬仰的象征。
雨泪:悲伤的泪水。
遍乾坤:洒满天地间。
翻译
四十年来地位显赫,辛勤劳动成为根基。
虔诚祭祀彰显对舜的孝道,极盛之治传播尧的教诲。
崇尚武德,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刑法宽大体现仁慈恩惠。
遗留的弓箭成为敬仰的象征,悲伤的泪水洒满天地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君主形象,通过对其德行和政绩的赞颂。开篇“四十载居尊,勤劳涤化源”表明皇帝长久地坐在高位上,不辞辛苦地将自己的智慧和恩泽播撒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紧接着,“精禋敦舜孝,至治布尧言”显示了这位君主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以及他治理国家所达到的高度。这里的“精禋”意味着深入地思考和学习,“敦舜孝”则是指对舜帝(虞舜)这种圣明之主的孝顺之心,而“至治布尧言”则表明他的统治已经达到了尧帝那样的盛世。

接下来的“武尚包戈节,刑宽解网恩”展示了君主在用兵和用刑方面的智慧与仁慈。这里强调的是,即便是在战争和法律的严峻面前,也保持着宽宏大量的美德。

最后,“遗弓初奉讳,雨泪遍乾坤”则描绘了一位君主在完成了伟大事业之后,放下手中的权力象征(弓),而他的恩泽和悲悯之心如同春雨般覆盖着整个世界。这里的“遗弓初奉讳”隐含着一种超脱与放下的智慧,而“雨泪遍乾坤”则是对他普惠众生、悲天悯人的深刻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主品德和政绩的高度赞扬,展现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形象,以及其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余靖

余靖
朝代:宋   字:安道   籍贯:韶州曲江   生辰:1000—1064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猜你喜欢

李前川邀饮次韵·其二

小园秋去更凄凉,十月重阴尽剥阳。

东道烘炉登暖阁,北风吹雪散琼芳。

附炎背冷何须较,对酒当歌却有常。

且共醉乡寻嵇阮,勿烦骚社觅卢王。

(0)

九思九歌·其三

我所思兮在武夷,线天路上行人稀。

九曲棹歌声韵微,齐语楚语群咻之。

予将欲往亮非远,九十出门行杖藜。

(0)

重游南岳至韶州清平市作六言

岳游昔在甲辰,郡下交流粼粼。

拉伴重游过此,顾影犹然旧人。

(0)

赠钟君斑田宪副之广右

海内几家三世好,广文令祖况同年。

叔参蓄木不肯用,历扬中外发斑田。

(0)

脩明诚书院完各以鹅酒花红劳管工仓官唐未海工房潘滔耆老李权张孔教口号

凤凰鸣矣明诚开,土木群工翕于来。

仓宰工房耆二老,殷勤合得酒鹅回。

(0)

西樵诸景闲咏啬墩散步

散步林峦葛袂轻,倦时闲憩啬墩亭。

眼中多少山园趣,荔子将红橘又青。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