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齐(bù qí)的意思:不平衡;不统一
才辨(cái biàn)的意思:指人才济济,才能辨识出来。
晨光(chén guāng)的意思:晨光指早晨的阳光,也用来比喻新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待得(dài de)的意思:等待得到;等得住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惊呼(jīng hū)的意思:惊讶地大声叫喊或发出叹息声。
开霁(kāi jì)的意思:指天气转好,云雾散去,天空放晴。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迷山(mí shān)的意思:形容迷失在山中,找不到出路或方向。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闻得(wén de)的意思:指听到或得知某种消息或情况。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野草(yě cǎo)的意思:野生的草,比喻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名声的人。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鸡鸣犬吠(jī míng quǎn fèi)的意思:形容村庄清晨或夜晚动物的叫声,也用来比喻杂乱的声音或喧闹的环境。
- 鉴赏
这首《早行》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生动的视觉与听觉元素。
首句“梦中闻得子规啼”,以梦境开始,子规鸟的啼声打破了宁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次句“灯下惊呼马亦嘶”,则从梦境转至现实,灯火昏黄中,马儿的嘶鸣更添了几分急切与紧张,营造出一种即将启程的氛围。
接着,“宿雾故迷山远近,肩舆才辨路高低”两句,通过雾气和山路的变化,展现了旅途中的朦胧与挑战。雾气缭绕,使得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而乘坐的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在起伏的山路上辨识着道路的高低,既表现了旅途的艰难,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
“鸡鸣犬吠遥相应,野草幽花自不齐”描绘了一幅乡村早上的热闹景象。鸡鸣犬吠声此起彼伏,相互应和,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而野草与幽花虽各自生长,却也构成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多样性。
最后,“待得晨光开霁色,不知行道几人迷”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旅途的思考。随着晨光的破晓,旅途的迷雾逐渐散去,但同时也引出了对行道上可能遇到的迷茫与困惑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铁笔屠宗哲
秦灰已冷文字灭,峄山火焚石鼓裂。
跨斯肩籀属何人,汉隶唐分竞殊劣。
若人笔力森积铁,屋雨漏痕钗股折。
燕京死却茅召之,四明乃遇屠宗哲。
亭前墨妙声登登,野客海乡归未能。
预拂悬崖一片石,要须元结颂中兴。
送朱质夫赴宁远知县
万里番禺自汉通,乘槎有客气如虹。
地分铜柱风烟外,山涌璚台雪浪中。
帝子旌旗何处问,黎人衣服与时同。
兴来好和苏公语,又度西南月半弓。
题董源寒林重江园
天下画师无董源,学者纷纷工水石。
云山万里出巴陵,白首淮南见真迹。
乱石平坡净无土,松根裂石蟠龙虎。
偃盖千年饱雪霜,深林六月藏风雨。
江上村墟何处入,浮空远黛蛾眉湿。
渔人日暮各已归,小舟如凫落潮急。
我昔西清尝看画,南唐此本千金价。
坐移绝境在云间,月出霜猿啼后夜。
薄游未挂吴淞帆,令我一夕思江南。
安得买田筑室幽绝境,开窗日日分晴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