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逢春去,持杯奈酒何。
谩诵刘郎句,疑闻穆氏歌。
这首明代诗人储巏的《次吴侍郎克温天界寺别春(其一)》描绘了病中诗人面对春天离去时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病里逢春去”,直接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之际春光消逝的失落感。接着,“持杯奈酒何”暗示了借酒浇愁的无力,春日美景与病痛形成鲜明对比。
“空山花事晚”进一步渲染了春色将尽的寂寥,空旷的山中花朵凋零,显得尤为凄凉。“晦日雨声多”则通过晦暗的天气和淅沥的雨声,增添了诗人内心的阴郁情绪。诗人引用刘郎(刘禹锡)的诗句和穆氏(穆修)的歌声,试图借此寻求慰藉,但“谩诵”和“疑闻”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寞。
最后,诗人以“长干旧僧在,应记客曾过”作结,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天界寺中旧识僧人的深深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对友情的依恋。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病中别春的复杂心境。
残年所托命,濡煦友生仗。
好客君所同,倾耳空谷访。
往来践篱落,两家罗酒酱。
近伤彊村翁,老怀西河怆。
简招强来游,谈笑讵云畅。
岂期异路悲,转先嬴博葬。
湖涛挟风雨,灯影凄属纩。
死非妇人手,此谊古所尚。
相送为高贤,君可无怏怅。
但遗后死哀,酸膈何时忘。
温温度岁约,翻手忍相诳。
迟来我何言,相向声一放。
京华几年居,所得是佳菊。
九秋历三冬,闭门看不足。
去年急鄂难,花开不及瞩。
出门星在天,满地霜华肃。
脱命息海隅,稍稍生事复。
渡海移故根,残书共一束。
灌养寄老圃,憔悴不盈掬。
别畦何葳蕤,哀此一寸绿。
旬月未经过,蓓蕾忽纷簇。
彭泽招我魂,粲然秋在目。
乃知一息存,生理绝可续。
天乎一物慈,长得依草木。
侵晨看花去,落红犹未扫。
晨光在松颠,奚童怪我早。
几丛昨夜开,迟过风天好。
初香未分蜂,正色持窈窕。
睡足出严妆,午韵不如晓。
坐久三四移,露逼衣裳少。
有酒斟酌之,不待杯盘绕。
兴尽遂言归,清景付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