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河源》
《过河源》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二水山县东西渭泾

前峰消积雨流潦沧溟

晴日方足,江风吹复醒

看看渔父一曲过寒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二水(èr shuǐ)的意思:指同一水域中的两条水流,比喻相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两个团体或势力。

方足(fāng zú)的意思:指行走时步伐稳健,脚步有力。

复醒(fù xǐng)的意思:指从昏迷、沉睡或迷惑中恢复过来,重新清醒。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看看(kàn kàn)的意思:观察、察看

流潦(liú liáo)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山县(shān xiàn)的意思:指被山峰包围、环绕的县城或地区。

水分(shuǐ fèn)的意思:水分是指某事物或说话的内容或说法中有虚假、夸大、不实之处。

渭泾(wèi jīng)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清澈见底。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河源两岸山川的壮丽景色与诗人行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二水分山县,东西别渭泾”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的画面,河水将山脉分为东西两部分,渭水与泾水在此分流,展现出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接着,“前峰消积雨,流潦下沧溟”两句,诗人通过描述山峰在雨水消散后呈现出清新之态,以及流水汇聚后流向大海的过程,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和生命力。这里运用了“消”、“下”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山峰和流动的水流,赋予画面以生机与活力。

“晴日睡方足,江风吹复醒”则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晴朗之日,享受着江风拂面的惬意时光。在阳光的照耀下,诗人似乎在短暂的休息后被江风唤醒,重新精神焕发,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看看老渔父,一曲过寒汀”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一位老渔父,他悠然自得地在寒冷的河洲上唱着歌。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作的人文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河源两岸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抒发,展现了明末诗人成鹫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过智海呈陈无己

暂展经奁试茗芽,共怜日日困尘沙。

木鱼梦觉响晴景,铁凤雨馀翔落霞。

漠漠清香萦暮竹,萧萧晏几近幽花。

道人槌拂总无用,身世俱忘鬓已华。

(0)

书事·其一

小雨浑晴不作泥,老年浇舌要如饴。

应怜长日只么过,故遣飞英如许奇。

涧底涓涓催着屐,屋头聒聒唤支颐。

孰云乌几独少味,看尽朱朱白白时。

(0)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引晋人北湖见而喜之赠一绝句

从教白浪长浮天,脚跟饱踏吴江船。

晋人初不知祖令,拍手施与龙山禅。

(0)

乐府四首·其二

瑟瑟凉风来,妾身似秋扇。

安得复炎热,相携不相厌。

(0)

乐府四首·其三

制衣寄夫婿,妾有冰雪段。

中间连理枝,不忍剪教断。

(0)

楼居狂吟·其七

四山如画不胜奇,朝暮烟云都是诗。

楼上吟声穿碧落,天公罚我鬓成丝。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