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山居》
《冬日山居》全文
明 / 释古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雪霁千峰白,寒光照草堂

围炉烧榾柮,背日补衣裳。

境寂心逾澹,情枯道亦忘。

柴门终日掩,无事焚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衣(bǔ yī)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里添加衣物,以保暖。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寒光(hán guāng)的意思:寒冷的光芒,形容光线冷酷、锋利或刺眼。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冬日山居》由明代僧人释古电所作,描绘了冬日山中居士宁静淡泊的生活情景。

首句“雪霁千峰白”,开篇即以雪后群山的洁白景象,营造出一片静谧清新的氛围。接着“寒光照草堂”,在寒冷的阳光下,草堂显得格外明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

“围炉烧榾柮”一句,生动描绘了居士在火炉旁取暖的情景,榾柮是粗木劈成的小块,用来生火取暖,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在感。“背日补衣裳”,则展现了居士日常劳作的场景,虽是简单的生活琐事,却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境寂心逾澹,情枯道亦忘”,这两句表达了居士在寂静的环境中,心境愈发平和淡然,情感也仿佛被岁月磨砺得如同枯木一般,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感,正是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精神体现。

最后,“柴门终日掩,无事但焚香”,以柴门长闭、焚香静坐的画面收尾,既是对前文生活状态的总结,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这不仅是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心灵深处的自我修炼和净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居的独特魅力,以及居住其中的人们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道家思想。

作者介绍

释古电
朝代:明

古电,字非影。新会人。俗姓李。幼随母出世,依天然老人,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登具,清圣祖康熙十年(一六七一)住归宗,复行募吴越。比还雷峰,属典库藏。居栖贤,独肩常住之务。老人入涅,未蒙记莂,乐说劝梓其《石窗草》行世。示寂栖贤,世寿五十五。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寓言三首·其一

周公负斧扆,成王何夔夔。

武王昔不豫,剪爪投河湄。

贤圣遇谗慝,不免人君疑。

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

管蔡扇苍蝇,公赋鸱鸮诗。

金縢若不启,忠信谁明之。

(0)

杂曲歌辞.少年子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0)

秋浦歌十七首·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0)

叙怀

月里路从何处上,江边身合几时归。

十年九陌寒风夜,梦扫芦花絮客衣。

(0)

送从弟删东归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0)

忆山泉

穿云落石细湔湔,尽日疑闻弄管弦。

千仞洒来寒碎玉,一泓深去碧涵天。

烟迷叶乱寻难见,月好风清听不眠。

春雨正多归未得,只应流恨更潺湲。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