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岂非宝,亦在雕琢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雕琢(diāo zhuó)的意思:通过精细的雕刻和琢磨,使事物变得更加完美。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良玉(liáng y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值得珍视的人或物。
令誉(lìng yù)的意思:美好的名誉和声誉。
黾勉(mǐn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艰苦努力
璞石(pú shí)的意思:指未经雕琢的宝石或玉石,比喻人的潜力和才华未经开发或未经培养的状态。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五宗(wǔ zōng)的意思:指五个主要的宗派或学派。
玉人(yù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以“荆山有良玉,韫此璞石中”开篇,巧妙地将“荆山”与“良玉”相联系,隐喻着人才与机遇的关系。璞石象征着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潜力,而荆山则寓意着提供这种潜力的环境或机会。通过“玉人雕琢之,始能成圭琮”,诗人强调了个人努力和外在条件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精心雕琢,才能将潜在的价值转化为实际的成就。
接下来,“良玉岂非宝,亦在雕琢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价值的实现不仅取决于资源本身,更在于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这里,良玉比喻人才,雕琢则代表教育、培养和实践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类比,诗人提醒人们,真正的宝藏并非是天赋或机遇,而是通过不断努力和自我提升所获得的能力和成就。
最后,“愿言保令誉,黾勉光五宗”表达了对受赠者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珍惜自己的名誉,勤奋努力,为家族带来荣耀。这里的“五宗”泛指家族或社会群体,强调了个人行为对周围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刻探讨了个人成长、教育与自我实现的主题,鼓励人们不仅要认识到自身价值,更要通过不懈努力将其转化为社会贡献,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家族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